「冥想」聽起來很神秘,因為這種活動通常跟宗教式的神秘體驗有關,不過事實上它本身也不是那麼的神秘,只不過一般我們都不會將注意力作如此的運用,在平常我們不會去特別注意到察覺能力本身的性質與本質,而「冥想」則是一種把注意力焦點指向察覺能力本身的活動而已。
「去注意察覺能力本身」這種說法有點奇怪,因為一定要先有一個具有察覺能力的個體A才能去察覺其他個體,那個體A如何察覺到A(本身)?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視覺看不見視覺本身,聽覺聽不見聽覺本身,嗅覺聞不到嗅覺本身,所以當察覺A時,那個察覺個體就已經變成A+了。A+包含A以及A*,{A+}={A,A*},是累加上去的意涵,而這個增加上去的{A*}就是「冥想」要獲得的部分。察覺能力A要如何才能產生A*?首先我們要先觀察「動力來源」這件事,因為若沒有動力來源我們沒辦法增加(顯現)出任何有形或無形的東西,也就是無法有任何改變。所以察覺能力本身若有持續的動力E1~En就會不斷的改變,(((((A+E1)+E2)+E3)+…)+En) = A+,這也就是說,{E1,E2,..,En}={A*},而這個E1~En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是我們的動力來源。所以「冥想」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注意那些我們平常沒注意到的東西,然後就能匯聚變化成新的察覺能力{A+}。要如何才能注意到那些很少注意到的東西?方法很簡單,就是「專注」,因為通常我們在日常清醒時都是以身體的肢體活動、頭腦的思維活動為注意力指向之處,也就是說這些日常的活動可能都已經在察覺能力{A}裡面了,把注意力放在A裡面是不能增加察覺能力的範圍的,所以一般都會建議找個安靜的地方,遠離外界的干擾專心的去注意平常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參考 冥想方法匯總),只要察覺到以前不曾出現過的感覺,那麼察覺能力就增加了。其實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能讓自己察覺一些新感覺、新對象,就是有效的「冥想」,這些建議方法則是有經驗的人提供給我們的參考的。當然,察覺能力的增加就代表著相對「記憶體」的增加,這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參考 意識狀態與記憶存在的作用)。
在所謂的「動力」的部分,其實我們所有的感覺、思考、能力都跟著這種最原初「動力」來進行的,沒有這種動力,就沒有活動的發生,也不會有感覺、有改變(參考 動)。這世界上所有可察覺的事情似乎都隱含了某些規則,然後依照這些規則在進行運作,當我們察覺到一個感覺、一個念頭、一些想法思維,乍看之下雖然毫無道理,不過我們每每在自然界中發現看似雜亂無章、無規律的事情,在累積夠多觀察的資料之後,還是都發現了某些規則(參考 大數定律)。人們、動物們、甚至植物、礦物的變化或行動的背後其實都隱藏了一種最初的動力,這種最初的動力驅動了這世界的變化。很多事情的發生我們會找不理由,就稱為自然發生的、「自發性」的,這種「自發性」的事情其實應該都有一個原因,只是我們找不到而已,比如說像一些動物的覺知能力增加(參考 狒狒集體靜坐絕食、動物變聰明了)或者是新的動物植物的物種不斷出現(參考 湄公河流域驚見126新物種、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數百新物種),物質的基本元素亦不斷增加(參考 重整你的元素週期表),這些動物、植物、物質的同步變化、甚至整個太陽系都在逐漸暖化(參考 太陽系裡的變動),也顯示出整個星球都處於「動力來源」改變的狀態,而以人們來說,這種改變則反應在我們社會的集體活動的變化,世界各國的抗議、抗爭規模與次數越來越多,其背後隱藏的也是集體察覺能力的增加,引發對於社會的不公不義的察覺越來越清楚,並以此來改變思維與行動,產生這種社會運動。
這種自發性的動力來源似乎潛藏著一定的規則,並且在我們每個人的察覺範圍裡不斷竄出,所以我們很難去界定與肯定的說,什麼是自由意願、自由意志,我們的察覺能力其實就像汪洋中的一條沒有動力的船,只能隨著大海的波濤而流動起伏,隨著這動力來源的變異而改變注意力的指向,並依照這個指向增加察覺能力。換句話說,一旦我們被引發了某些感覺、意念、想法而採取「冥想」的實際行動,此時就應該是開始練習冥想的最佳時刻了。
「冥想」只是一種察覺增進的方法,也不見得就適合每個人目前的察覺能力狀態,當我們一直感覺到煩躁、不安、空虛、恐懼、焦慮有關的狀況時,又剛好有機會接觸到關於「冥想」的訊息,那就可能是已經適合用這類的方法來繼續增加察覺,因為那種動力來源已經驅動我們的注意力,去朝向這個方向發展了。不過也不僅限於這種狀況,當我們獲得訊息時,無論是外界訊息或內在訊息,也都有可能是嘗試的時機(察覺能力的狀態),既然那股動力已經到達,接下來就需要親身體驗了。
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數百新物種,http://www.epochweekly.com/b5/093/5415.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