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這種東西是由虛無中「出現」的,所謂「出現」是指無中生有,但「無中生有」是一個形容詞,形容這種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我們需要更詳細的瞭解,才能明白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無中生有」的「無」也稱「虛無」,所指的是有別於物質的另一種層次的能量,而所謂的「有」指的則是我們可以觀察到的物質,物質也是某個特定範圍的能量,所以原本就存在的那些「無」的能量,經過層次的轉換,變成「有」的那種能量,稱為「無中生有」。所以「生命」是原本就存在的能量重新組合之後產生的一種聚合能量體,這種聚合能量體匯聚了多個層次的能量,產生了各式各樣的「生命」。事實上,所有的生命現象其最終的本質都歸於「能量」,只是組合方式的差異。
對於「生命」具有的生生不息與多采多姿的特性,也能在此現象中加以觀察。生命都具必備生生不息的能力,當生物的物質有機體將一種能量分裂成兩個片段,然後將兩個片段再重新結合成一個時而產生的「虛空狀態」(零能點),就能引入非物質層次的能量,然後在可見的物質世界中產生交互作用的動能,生命從此處誕生,達成「生生不息」的功能。那兩個分裂的片段就是生物界雌雄兩性的遺傳物質。不同層次的能量引入,則產生不同的能量狀態,於是就顯得「多采多姿」了。至於我們認為那些「無生命」現象的礦物、各種無機物質,也並非是無生命現象,所有我們可以感知到的「物質」都是某種特定層次的能量,這些無機物質的能量,最初也是從兩個分裂的片段能量結合,引入另一種層次能量所產生,只是這些無機物質內含的另種能量,相對於生物來說消耗較為緩慢。物理上的核子分裂與融合就屬於這種無機物質的能量引入過程。所以廣泛的來說,整個自然界中的「變化」現象都可以算是「生命」現象,生命就是一種不斷變化的現象。
「思想」是我們這一層次能量運作產生的一個效果,非物質能量的「注意力」與物質化的腦部器官相互作用,這種效果就是「思想」,思想包含了所有想法與感覺,所以我們不斷的使用「注意力」是消耗非物質能量,一般稱為「精神消耗」,精神消耗會使身體運作所需的非物質能量減少,那是一種不是身體上而是精神上「累」的感覺。古人有稱這種「非物質能量」叫做「先天之本」或稱「神」,流動之後稱為「氣」與物質能量結合後稱為「精」。所以太快消耗「非物質能量」會使「生命」過程縮短,也就是說,無論我們是從身體物質或者從精神思想上而消耗「非物質能量」,都是相同的結果,精神上的消耗並不會比物質身體上的消耗來得少,也因為如此,當我們總是在思想產生的喜怒哀樂兩極化想法感覺中擺盪,就快速的消耗了我們擁有的非物質能量,使生命更快速的流逝。由於「非物質能量」僅能由分裂的片段能量結合的時候引入,之後就不斷的作用與遠離(回歸虛無),我們得利用這有限的「非物質能量」來度過一生。
其實,我們可以認真的「思考」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然後才瞭解「思想」本身並不是「生命的本質」,它只是生命所產生的現象之一,我們的感知並非來自「思想」,從「思想」而來的那些許許多多感知,是一種「幻覺」,不是幻覺的感知才是真實。各種不同能量不停的交錯,使得生命不斷成長、老化、死亡,也因為這樣的自然規則才有了不斷回歸循環的和諧自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