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意識的進化__萬法簡史/肯恩.威爾伯 Ken Wilber






 











問:所謂的整合途徑,是全象限、全層次的。我們已經討論過全象限,現在開始討論全層次。本章我想要探討意識從最低階段發展到最高階段,亦即從物質、身體、心智、靈魂到靈性的進化過程。
威:這都是內在的我(inward I)走向至高統合時經歷的各個階段。從潛意識經過自我意識,而後到達超意識──這就是神性的開顯過程,意識進化的弧線,從孑然一身躍向寂然一體。
圖9-1是這種進化全程的簡圖。傳統的「物質、身體、心智、靈魂、靈性」地圖我們列在右邊,現在要使用的擴增版地圖則列在左邊。但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我們現在只討論左上象限內在意識的進化,不討論右上象限與此相關的諸階段變化,不討論腦幹、邊緣系統、新皮質、腦波(α波、β波或θ波)的變化,也不討論兩個腦半球的統合或神經傳導素失衡病理等現象。
同理,雖然其他象限也很重要,但我們現在不特別考量與個體意識發展密不可分的文化趨勢(左下象限)或社會結構(右下象限)。如果文化是病態的,那麼自我在其中整合而調適得良好,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作納粹黨員而適應良好意味著什麼?那樣的心理算是健康嗎?要是我在納粹社會裡適應不良,能不能說那個社會只有這個人心智健全?
這一切都是關鍵問題。不論是哪一個象限,只要發生畸形(malformation)、病理或「疾病」,其效應都會擴及四大象限。這是因為每個全子都有這四個面向所致。因此一個社會如果具有異化的生產方式(右下象限),例如無人性的勞動,所得卻只是奴工的工資,這種異化一定會反映成勞工的自尊低落(左上象限)、大腦化學成分失常(右上象限)等等;如此一來酗酒就會體制化,變成一種「自我治療」的方法。同理,一種文化的世界觀如果貶抑女性,就會製造一股傷害女性潛能的趨勢,進而引發大腦化學成分的變化,使人必須服用百憂解以解抑鬱。
整個四大象限就是這樣運作的。一個象限受傷,四個象限全部會失血。不過我們這一次的討論要暫時放開這一切,把家族治療、腦化學作用、大腦狀態、文化與社會分析等因素暫時放在一邊,焦點只集中在左上象限,探討意識各層次出現在個人身上的情形。
這並不是說其他象限不重要,因為我們很快就會了解,「個體」的病理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面還包括世界觀、社會結構、通往內在的文化進路等等。個體的治療並非不重要,但是在許多方面差不多都是次要的。現在我們把焦點暫時放在左上象限。要注意的是:這一章以抽象觀念討論意識的進化,後兩章以許多具體實例來討論。所以如果讀起來有點抽象難解,請務必堅持。


發展的更高等階段

問:圖9-1簡略說明了左上象限。
威:好。比較圖9-1和圖5-2,你會發現圖5-2所列的最高階段是「統觀邏輯」,但統觀邏輯在圖5-2卻只是第六個階段。這是因為圖 表達的只是到目前為止集體歷史中一般意識的發展階段,但圖9-1所列的是人可能有的更高或更深的階段。
問:問題來了,這是否表示以前的人,譬如神話犁農業期的人沒有進路可以到達高等階段?
威:當然不是。不管什麼時代,都有人超越一般層次,有人低於一般層次。左下象限表現的是一般的意識層次。
每個社會都有一個重心,其倫理、典章、規範、規則、基本體制都依循此重心組織而成;這個重心為該社會提供了基本的文化凝聚力及社會整合力。
這個文化重心對個體發展的作用就如同磁鐵。如果你低於一般層次,這個文化重心就會把你往上拉;如果你試圖超越,這個文化重心就把你往下拉。文化重心如同測步器,又像磁鐵,將你往上拉到可以期之於一般人的意識層次。但如果你超過這個層次,就只有自求多福了,因為這塊磁鐵會把你往下拉。不論你是低於或超過一般層次,就這個文化重心而言,你都是「非法的」。
問:所以,不管哪一個文化,一股模式與最高模式是不一樣的。
威:對。舉例來說,假設五百年後有一個人類學家研究美國,讀到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的著作,因而判斷我們這個時代所有的美國人意識發展都和克里希那穆提一樣,當然很愚蠢。但是現在很多新時代理論家對以前的時代就經常做出這種結論,拿那個時代意識發展最高的模式,比如薩滿巫師(shaman),下結論說那個時代的人已經到達薩滿階段。照這種說法,十萬年前每個人都應該是薩滿才對。但事實上,十萬年前差不多沒有薩滿巫師。薩滿巫師可能每一個部落只有一個,天賦異稟,難得一見,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有薩滿意識狀態,也無從理解薩滿巫師所處的高層覺知狀態;其實,那個時候的人大多數還蠻畏懼薩滿巫師的。
所以,我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首先審視以往的幾個世代,界定當代一般的文化重心──遠古期、魔幻期、神話期、理性期、存在期──然後檢查那些超越一般意識、稀有的、菁英主義的、天賦異稟的個體──他們通常因而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揭露較高或較深的覺知模式(薩滿巫師、瑜伽行者、聖人、賢者)。這種較高或較深的覺察模式即是圖9-1所指的通靈(psychic),精微(subtle),自性(causal),不二(nondual)層次。


階梯、攀登者、觀點


問:我要討論的是這四個意識發展的高等階段。但這四個階段真的是圖9-1畫的那樣成「梯狀」嗎?真的是那樣一階一階階段分明嗎?
威:圖9-1看起來的確像階梯,把很多人都搞糊塗了。他們以為發展模式是絕對「直線式的」,但這是對發展模式的意向有所誤解。
其實最好將圖9-1視為一連串的同心圓(Concentric circles)或同心圓體(nested spheres),每一個階段都超越並包含前一階段。這是一個實現階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自己開顯,並包含前一個階段,如此這般的重重套住。圖9-1其實只是從這塊同心圓派切下一片來看的情形。你可以把整張圖畫成無數同心圓,如前面圖2-2那樣。圖2-2畫的是物質(感覺運動)、身體(情感和生命)、心智(從呈現式心智到統觀邏輯)、靈魂(通靈和精微光明)、神性(自性與無分別智),圖9-1把圖2-2擴大。我們以後會發現,這個大意識階序其實就是世界各大智慧傳統的脊柱,是跨文化而普遍共通的。
但更重要的是,這九個階層或同心圓體所處理的,只是整個意識發展的一部分而已。意識發展除了圖9-1所謂的「階梯」之外,還有攀登階梯的人,階梯的每一階所見的觀點又各自不同。這三部分沒有一個是純然直線式的逐步漸進過程!


基本結構:階梯


問:好,階梯、攀登者,觀點。我們先從階梯的層次或領域開始吧。
威:這九層或九圈是意識的基本結構,如圖9-1。
記誦這幾個階段是沒有必要的,不過為了參考起見,我們還是要提一下。圖9-1包括感覺與知覺(感官生理)、衝動與意象(幻想與情緒)、象徵與概念(呈現式心智)、具體規則(規則/角色思維,或「概念運思」,具體運思)、形式反思、統觀邏輯(整合),之後是通靈、精微、自性等高深階段或超個人階段。印這張圖的這張紙可以代表「最高」階段;但這個時候這個階段已經不能說是「階段」,而是全體展現的不二境地。神性既是最高層次(自性),也是所有層次的本來境地。
這些東西我們等一下再討論。這些東西只是意識發展各階段的里程碑其中的幾個,因此這張圖並不詳盡,僅僅是抽樣代表。
問:這種階段既然是重重的同心球體,你為什麼要畫成階梯狀呢?
威:因為「階梯」的比喻很好用,這個比喻可以顯示意識的基本成分示現時的確是階段分明;若是有一階的梯檔毀壞,那麼這一階以上所有的高階梯檔都會跟著毀壞。階梯這個比喻無法表現的一點是,每一個階段並不是真的位於前一階段的上端,而是將前一階段包覆起來,如同細胞包含分子,分子包含原子一樣。我說過,這是一個重重包覆的全階序。我之所以經常運用「階梯」這個比喻,目的是要強調其中各個意識成長的層次。
舉例而言,整個發展過程是先有意象而後有象徵,有象徵而後有概念,有概念而後才有規則(參見圖5-2、5-3、9-1)。這個順序無法逆轉;不論社會如何制約,這個順序都不會改變。我們也知道不曾有什麼社會改變過這個順序。這是全階序的、跨文化的,絕對沒有例外。正如你一定要先學會單字才會造句,最後才寫得出文章一樣。這種基本全子是建立在前一階層之上,同時又吸納前一階層。此即這種順序無法逆轉的原因;高層梯檔位於低階梯檔之上。階梯這個比喻之所以有用,部分原因就在這裡。


自我:攀登者


問:這個階梯是覺知階梯,或者說是覺知階序的基本梯檔。
威:對。但是,這麼說吧!實際的創造並不是發生在這裡。我們固然可以將這個基本結構想像成「階梯」,不過真正在創造的卻是攀登階梯的人。這個攀登者就是自我,有時稱為自我系統。客觀的,或者以它語言來說是一個自我系統;主觀而言,則是個人、自我、自我感。這兩種意義我都採用。
問:那麼,這個自我或自我系統有自己的特質嗎?
威:有。自我這個攀登者有自己的特質和能力,是階梯本身所沒有的。
這個道理在於階梯本身基本上是無我的,階梯的梯檔沒有自己固有的自我感。但自我卻會佔用梯檔,或者說與梯檔合而為一。這樣的佔用或合一產生了各種自我統合及自我成長階段,直到自我從階梯落入徹底的空性──講到這個,我們已經超前了。但重點在於,階梯與爬階梯的人是兩回事!
至於自我的特質,我在《意識轉化》(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ness)一書中列出的是認同、組織、意志或關注、防衛、新陳代謝、導向這六項。
這幾種特質在這裡沒有必要詳細討論,不過我要順便提一下,譬如「導向」涉及所有的全子,包括自我全子,都具有的四種驅力,也就是自理、共融、自我超越、自我解消(退化)。自我成長與發展的每一梯檔,無論朝哪個方向發展,都有這四種路線的選擇。這四種驅力只要有一個太過或不及,自我就會產生病理困擾;是哪一種病理,端視困擾發生在九個基本梯檔的哪一個階檔而定。
問:所以,自我攀登或跋涉這種基本梯檔時,每個梯檔或階段都可能出錯?
威:對,自我也許是在攀登意識擴展的梯檔,但關鍵是,自我在任何一個梯檔都有可能摔斷手腳!
這種發展的開顯只要有一個階段出錯,自我的某些面向就會受傷或遭到「遺棄」。這種「遺棄」現象稱為退化、解離、異化。自我在任何一個階段都可能摔斷手腳;一有這種差錯,就會形成該階段特有的病理現象。
這種病理,我們看過的包括精神病、邊緣人格、精神官能症、存在問題、靈性急症等等,端視「意外」在何處發生而定。
等一下我會提出幾個具體實例來說明。現在的重點是,這種基本結構都會成長與進化;自我必須跋涉、攀登這種意識擴展的發展階梯,但每一個梯檔都有可能踩空一步而受到重傷。


進化支點


問:你說每一步都是一個進化支點(fulcrum)?
威:對,這個觀念出自瑪格麗特.瑪勒(Margaret Mahler)、奧圖.肯恩伯格(Otto Kernberg)、海因茨.柯特(Heinz Kohut)、葛楚德.布朗克(Gertrude Blanck)、羅勃.布朗克(Robert Blanck)等理論家與臨床醫師的研究;榮格在個體化(individuation)方面的前瞻研究就更不用說了。進化支點說的是人性成長和發展當中重大的分化與整合過程。
瑜伽行者貝拉(Berra)有句機鋒之語:「When you come to a fork in the road, take it,」譯註 嗯,進化支點就是發展之路關鍵的岔口,自我必須選擇。自我如何選擇決定了它後來的命運。
問:所以,九個基本結構表示有九個相應支點或步驟供自我跋涉?
譯註:此句是雙關語,一個意思是「在路上看到叉子就帶走」,另一個意思是「碰到岔路就走」。
威:沒錯。但是整個過程其實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我們說的這些里程碑只是路上的路標而已。自我必須在基本階梯上一階一階往上爬,每一階都是該階段的支點。
每個支點都有一個「一二三」結構,那就是,一,自我進化、發展或往上爬到新的一個覺知層次,與該層次合一、「成為一體」。二,自我開始離開該層次,或者說從該層次分化出來、不再認同,甚或完全超越。三,自我又與一個新的高等層次合一,安頓於其中。新的梯檔的確是安置在先前的梯檔之上,因此先前的梯檔必然會包含並整合在整個擴展過程當中。這種整合或包含即是此一支點發展的第三期,也是最後一期(參見圖9-2)。
所以,你會記得每一個支點都有這種一二三結構:合一、不再認同、整合;或者說是融合、分化、整合;也可以說是嵌入(embed)、超越、包含。
不管是哪一個梯檔,只要這個一二三過程出錯,你就會摔斷手腳。你摔斷手腳的當時世界是什麼模樣,你的疤痕就是什麼模樣。一般來說,梯檔越低,病理就越嚴重。


新世界顯現出來:觀點改變


問:我們談過階梯及其基本梯檔,也談過自我或攀登者及其進化支點。這些東西都會造成種種觀點。
威:是的。意識發展開顯過程的每一個梯檔都有一套對世界、自我及他人的觀點,也就是都有一個世界觀。這個世界在意識發展開顯的每一個梯檔看起來都不一樣,也真的不一樣!我們都知道,意識一旦進化,眼中所見的世界空間或世界就不一樣了;並沒有一個既定的世界可以用獨白法來反映。
我要在這裡特別強調的是,我們在每一個梯檔的自我認同、自我需求都不一樣,道德觀也不一樣(參見圖9-3)。各個梯檔或覺知次元開顯的世界都有這種種面向。
以下是大致的說明。由基本覺知梯檔構成的階梯,藉著支點攀登這個階梯的攀登者,每一級梯檔看到的世界觀。階梯、攀登者、觀點。
問:請舉幾個具體的實例。
威:我們這個意識發展模型是根據東西方大約六、七十位理論家的著作建立的。圖9-3列出了其中三位:馬斯洛、羅文傑、寇伯格。我以他們三位為例,乃是因為他們廣為人知。
問:請說明其中的基本要點,以規則與角色心智為例,說明這張圖表的每一欄。
威:兒童在七歲前後開始發展規則與角色心智。這是一種在心智上建立複雜規則,扮演社會角色的能力。兒童從這時開始了解自己不只是一個帶有衝動與欲望的身體,同時也是必須和他人相處的社會我(social self),因此必須適應這種社會文化角色。這是一個艱苦的嘗試時期。
規則與角色心智運作的情形如下。規則與角色心智的基本結構一出現,兒童的自我便面臨到意識的新梯檔。所以,自我必須踏上該梯檔,跋涉該層次的進化支點,展開進入新意識層次的一二三過程。自我必須先踩上該梯檔,與該梯檔合一,與遵守規則、扮演角色的能力合一。換句話說,自我會跟規則與角色的心智合一(這是位於進化支點的第一期)。
這個時候的自我屬於規則與角色的自我,這是它的核心身分,它的基本自我感,一種遵守規則與角色的自我感。所以在羅文傑這一欄,亦即規則與角色這一階,你看到的是「順從者」。同理,在馬斯洛這一欄的這一階,你看到的是歸屬感。在寇伯格的道德觀這一欄,你看到的是他人的認可。

問:整張圖表看過去就是這樣,階梯、攀登者、觀點。
威:對,基本上是的。這張圖表簡化了許多東西,希望你能了解。這裡說的只是一般的概念。
問:這樣繼續發展下去會怎麼樣?
威:繼續發展下去,自我終將超越目前這一階段的觀點,再度擴展它的意識。要能夠這樣.自我必須踏出、不再認同或超越目前所在的梯檔這種分化或超越乃是進化支點的第二期,然後會與高一層的梯檔合一,這是第三期;從這裡又有新的支點,我們又開始發展,直到發展的休止期為止。
問:現在我們就要討論到觀點的改變了。觀點的改變也有階段,對不對?馬斯洛、羅文傑、寇伯格都提出了這方面的階段說。
威:對,不過都是一般意義之下的階段說。這也叫許多評論家感到很困惑。寇伯格、吉莉根、沃納(Heinz Werner)、皮亞傑、哈伯瑪斯、歇爾曼(Robert Selman)、艾力克森(Erik Erikson)、薇德(Jenny Wade)、葛瑞夫(Clare Graves)、紀根(Robert Kegan)、庫克-葛露特(Susamme Cook-Greuter)、布勞頓(John Broghton)、克娜瑪(Deirdre Kramer)、阿蒙(Cheryl Armon)、包德溫(J.M.Baldwin)、阿利葉提(Silvano Arieti),乃至於柏羅丁、蓮花生大士、天台智顗、法藏等,所有的發展論者都有階段說或階梯說,成長與發展階序說,毫無例外。他們之所以會建立階梯全階序,是因為他們的資料顯示的確有這樣的結構。這種階段都是從經驗的、現象學的、詮釋的證據和大量研究資料所得的結果,而不是因為喜歡階層制,才編造出這些材料。
但這種全階序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不論處在發展的哪一點,自我對於事物的反應通常是百分之五十出自該階層,百分之二十五出自高一階層,百分之二十五出自下一階層。自我絕不會「完全」處於某一個階段,而是會發生各種退化、迴旋(spiral)、暫時躍進、高峰經驗等現象。
問:不會完全是平均狀態。
威:對,這一點很像我們前面所說的文化重心;有的人會超越這個重心,有的人則落在重心之下。
同理,自我系統可以說也有自己的重心。這表示它內在有些成分超越了它的一般意識,某些則落在下面。換句話說,階梯的攀登者不是形體分明的實體,反而像水滴一樣,在意識擴展基本球體上流溢。我說過,發展是一個沒有間斷的過程。


病 理


問:你說自我在任何一個梯檔都可能摔斷手腳,受到傷害。
威:對,攀登者這一粒水滴的某些面向會困在低層梯檔。這一滴水滴分裂出了小水滴,被困在較低階段上面。
問:這就是壓抑(repression)。
威:就廣義而言,確實如此。我們可以用道德發展階段為例。
由圖9-3可以發現,道德發展的早期低等階段是自我中心的、自戀的、唯我取向的;衝動而好逸樂。這是寇伯格所謂的前成規期。接下來中間的階段叫做成規期,這時人總是傾向於順從不管對或錯,我的國家就是我的國家。接下來的高等階段則稱為後成規期,人這時開始超越成規期或順從模式,而聚焦於普世多元主義(universal pluralism)及個體權利。比後成規期更高的階段稱為「後後成規期」或靈性階段,我們等一下再討論。
現在假設某人小時候,就說三、四歲的前成規期好了,屢次受到嚴重創傷,那麼情況就會有如下的演變:自我的重心會落在前成規期的衝動階段,此衝動自我的某些面向會解難或分裂出去。如果情形很嚴重,自我的發展就會停滯。但不論解離或不解離,自我多半還是會一路跛行下去,還是會繼續發展,繼續攀登意識擴展的基本結構。它也許會血流滿地,不過還是會繼續往上爬。
但是,那個衝動自我的某個面向畢竟已經分裂或解離了。這個分裂出去的面向不會繼續往上爬,不會成長或發展,反而在地下室開起店來。其道德觀還停留在第一階段,因為解離就是發生在這個階段。自我的其他部分仍然會繼續成長或發展,但這一部分卻停留在道德階段一。這個分裂出去的面向是完全自戀、自我中心的,只知道自己要什麼,徹底衝動,繼續以原始階段或老舊階段的意義範疇來詮釋世界。
自我大水滴已經往階梯的上一級流動,小水滴卻還落在後頭,仍然用精神官能症乃至於精神病來破壞自我。大水滴爬高了,世界觀更廣了,小水滴卻還是忠於唯我的、自戀的、老舊的世界觀,聽任前成規期衝動和需求來支使它。
大水滴現在或許已經到達道德階段三、四、五...‥於是大水滴和階段一小水滴之間產生了衝突;這種內在衝突具有相當的破壞力,不是外在的衝突而是內戰。不管怎麼說,內戰就是病理。
本書後面會討論到,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平息這種內戰。


狀態與階段

問:這是不是表示人必須跋涉過每一個低等階段,亦即從第一到第六階段,然後高等階段或靈性階段才會開顯出來?
威:絕對不是。人差不多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有靈性體驗或高峰經驗。意識從最低層到最高層,其基本結構之中都有這種結構性的潛能。因此你在狂歡、性激情、過度的壓力、忘我的快感、嗑藥狀態、精神病暫歇等狀況之下都有可能進入高等次元。
但是讓我們來看看進入高等次元之後會怎麼樣。假設有一個人位於寇伯格所說的道德階段三,結果他發生了某種精微階段的體悟或注入(influx)現象,也許是內在強烈的啟明經驗(illumination)。於是他的生活開始產生重大變化;他開始發現新的世界、新的次元、新的覺知。
又一個可能是他的意識在此時開始轉化、進化與發展。這時你如果對他進行道德階段的測驗,會發現他確實已經由階段三轉化到階段四。其實除了階段四,他也沒別的地方可去了!你無法繞過哪一個階段越級而上,就如同你不能從原子繞過分子到達細胞一樣。因此,一個人在道德階段三若是發生了玄祕的靈性體驗,或許會因此受到激發而進入下一個階段階段四。但不論如何,他都不會由階段三跳到階段七。
真正的靈性階段或超個人階段(寇伯格的階段七以及以上的階段)若是要發展,必須依靠前面三、四、五、六等階段的發展。前面幾個階段每一個都對階段七的顯現,提供了某種絕對不可或缺的東西。人可以有高層的高峰經驗,但他的自我還是必須成長、發展、進化,才能永久適應此高層次元,才能夠將一時的「另類意識狀態」(altered state)轉變成「永久的特質」(permanent trait)。
問:你引用過奧羅賓多的話說:「靈性進化必然遵循次第開顯的邏輯。只有確實完成之前的重大次第,才會進入下一個主要的新次第。即使之前或許合併了某些小次第,意識還是得回頭確認那幾個跳過的境地已安然增建在你的新狀態之中。(發展的)速度增加或集中焦點(這是可能的)並不能取消這幾個次第本身或依序攀升的必要性。」
威:確實沒錯。目前超個人心理學的問題之一就是,一開始就把焦點放在高峰經驗上。只要你有自我,就是不好的;只要沒有自我,不管那是什麼狀態,都是好的。這裡面的觀點其實就是,凡不是自我的東西都是神。所以有自我就是不好…‥沒有自我就是好‥。
這麼一來,你擁有的便是一種一步登天的轉化模式。你從分割的、分析的、理性的、不悅的自我,直接邁入擴展的、解放的、法界的神性意識。除掉自我,你就擁有了神性。
這種天真的一步登天轉化觀點已經和純粹的平面世界觀掛勾,「宇宙意識」已經從難以下嚥的牛頓式自我,轉變為「新物理學生命網絡與合一蓋婭自我」。我們因為跟平面世界合一而得到啟蒙,於是拯救了地球。
唉,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我們無法從橡實一樣量子跳躍為橡樹林。凡是成長包括人的成長 都要循序漸進。這種基本階段,我列出了其中的九個,只是摘要而已,有大量經驗性的、現象學的、詮釋的、默觀的、跨文化的佐證為根據。這種階段我們至今還在研究推敲,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解答。因此,「一步登天」的轉化模式似乎是太天真了。
所以人人都可能有靈性體驗、高峰經驗或各式各樣的另類意識狀態,但這種經驗還是得放在自身的結構之中才行。他們還是要繼續成長,發展,直到適應高峰經驗開拓出來的深度為上。「狀態」必須轉變為「特質」。你必須先從橡實變成橡樹,而後才能和橡樹林合而為一。「狀態」固然重要,「階段」更重要。


平面世界的宗教

問:所以,高峰(peak)經驗其實是一種「偷窺」(peek)經驗;那種高等階層你只能驚鴻一瞥,無法掌握。
威:對。不過這裡有一個破壞性很強的問題。自我在階梯上可能不願意爬得那麼高。用技術語言來說就是,認知發展是道德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這表示人雖然有能力到達如第五層次的理性階段,能夠在知識上發展得很高,卻仍然停留在道德階段一。我們都看過這種人。基本上,很聰明的納粹份子就是這樣。攀登者落在階梯下方,耽留在低階梯檔。所以了解高等發展是一回事,真正成為那樣的人則是另一回事!
靈性體驗也有這種情形。人可以暫時進入意識階梯或覺知圈的極高梯檔,卻不肯活在那個層次上他們其實並沒有到達那個層次。他們的重心依然很低,甚至還在往下掉。
因此,他們如果想實踐自己的靈性體驗,就必須成長,發展。他們必須展開發展式的開顯,全階序的擴展,並安住於意識擴展的領域裡。他們的重心必須轉移或轉化到此一高或深的意識領域。光是將這種意識境界當作理想,清談理論,議論宗教,是不會有什麼發展的。
所以,你盡可以有高深的高峰經驗或開悟境界,但是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過後,你要往何處去尋找此等高峰經驗呢?有了這種經驗之後你會怎麼樣?該安住於何處?你的自我或自我重心只能以自身的結構、能力、成長階段來適應這種經驗。靈性經驗不會允許你跳過哪一個成長與發展階段的,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是涵養靈性體悟的所在。所以奧羅賓多才說:進化可以加速,但無法跨越。
問:不過「新典範」圈子對這種階段論卻懷有抗拒心態。
威:沒錯,這和抗拒階序或全階序的心態一樣。這種反對的聲音有的很真誠,很有善意,我們都會納入考量。但是如果你否定階段和全階序,那麼你對那些證明全階序發展的大量證據就必須另做解釋。再說,否定階段和全階序之後,若還要解釋研究者為何不斷在跨文化中發現全階序,就一定得採用攻擊性的意識形態。可是就這一點,我還沒看見有誰成功過。
然而有些人的抗拒就不是那麼真誠。有許多美國人都不喜歡階層觀念,因為美國人向來不喜歡深度差別觀點。我們是平面世界的具體化身。想到別的地方有人比我高深,美國人就覺得無法忍受。
因此,我們喜歡的「靈性」觀是那種不管自己是在哪個層次都接受的靈性觀;是那種提供「一步登天」方法,如同微波爐快速加熱般地把我們立即送到上帝面前的靈性觀。我們完全否定「階段」,最後只得到極為平面世界的概念。
我們擁抱各種平面世界典範,完全是因為這種典範不要求實質的轉化,只想「一步登天」;這不啻是逛街購物,一次買齊。你只要聲稱自己是整體網絡的網線,一切都能得到救贖。更甚的是,你還否定有什麼階段存在!
問:我一直都遇到有人懷著這種反全階序偏見,實在是好鬥成性。
威:事情是這樣的:這些「新典範理論家」很多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從孤立的、異化的個人將意識擴張為某種全球性的法界意識物質域、生物域、心智域都包括在內。我們很能夠理解這種整體目標。但是這些理論家往往不知道從孤立的肉身自我發展到全然含攝的法界意識,需要多次內在的轉化。他們有目標,卻沒有道路。所以,我們可以同意他們的目標,然後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道路和其中的各個階段。


佛洛伊德和佛陀

問:回到自我在意識光譜裏面跋涉的過程,我們剛剛討論的「低等階段發生的壓抑會破壞高等階段」,就是我們身上的「內戰」。
威:對,我認為是的。自我如果壓抑或解離了自身的某些面向,那麼供它進一步演化與發展的潛能就會比較少。這遲早會使它的發展停頓下來。
我不想這麼輕易地用量化法談事情,不過姑且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出生時的自我有一百單位的潛能,但是在初期成長的道德階段有個小水滴解離掉了,就說十單位好了,於是到達道德階段二時,自我便只剩下九十單位的潛能。
這樣,這個人在道德階段二只剩下百分之九十的自我,另外百分之十的覺知力卡在道德階段一,卡在地下室的潛意識小水滴之中,而且還用這百分之十的覺知要求整個生物體依據其原始願望、衝動及詮釋行動。
如此這般,人繼續成長,發展。重點在於,等到自我長到成年時,
它可能已經喪失百分之四十的潛能。這百分之四十的潛能變成分裂出去的、解離的小自我或小水滴,或者變成一些隱藏起來的小主體.停留在當初分裂出去的層次上。
這一堆小野人在你的地下室亂跑,要求你餵養、迎合它們的需要,而且還想當宇宙的中心。沒有餵飽它們,它們就鬧、叫喊,咬你,抓你。由於你並沒有清楚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因此將這種內在騷動解釋為憂鬱、妄想、焦慮或其他惱人的精神官能症狀。
問:這就妨礙了高階的發展?
威:對。重點是,這種解離的自我──這些墨守低階世界觀的小主體──會消耗你大量的能量。它們本身會消耗能量,你防衛它們也會消耗能量。如此一來,要不了多久,你的能量就耗盡了。
沒錯,這會妨礙高階的發展或超個人階段的發展。假設進入通靈階段或精微光明階段需要六十五個單位的能量,可是你只剩六十個單位,那麼你就進不去了。廣義來說,這就是我們要整合佛洛伊德與佛陀,整合低階的「深層心理學」和「高階心理學」(height psychology)的原因。
事實上,我們正處於人類進化充滿希望的時刻,因為人類歷史上現在是第一次同時擁有佛洛伊德和佛陀。具有心理動力的潛意識是獨屬西方的發現,這一個重大的發現的確可以和東、西方的神祕傳承及默觀傳承結合,構成「全光譜」途徑。
問:佛洛伊德與佛陀觀點整合之後的觀點就是,你只要有四十單位的意識陷在地下室,就無法進入高等層次。
威:就通常的規則而言是這樣的。不善待佛洛伊德,你就很難接近佛陀。
所以我們必須運用「深層」心理學──說「深層」心理學其實是錯誤的。深層心理學其實是一種淺層心理學(shallow psychology),因為它處理的其實是全階序當中最低最淺的層次。不過正因為如此,它們(低淺層次)那種狹窄自戀的觀點才會使人寸步難行。
重點是,「深層」心理學讓我們重新接觸低階全子,使其揭露於意識之中。這樣才能把它們從固著(fixation)與解離之中釋放出來,重新加入意識進化的行列,不再從覺知的地下室對上層進行那種倒退的、反應式的、反進化的拉扯。你的低階全子可以和你主要的自我重新整合,使你的主要自我擁有七、八十個單位的潛能可用,因而繼續成長,晉升到超個人層次。
果真如此,在超個人階段緊密的成長之下,一旦到達某個境界,你將不只是往上攀登階梯而已,甚至是跳出整個階梯。如同禪修者所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那麼你要如何才能跳出百尺竿頭?你跳了,接下來呢?
跳出階梯,在空性中自由墜落。這個時候,內在外在、主體客體完全失去了終極意義。你不再從「這裡」看「那裡」的世界。你不再觀看法界,因為你就是法界。一味(One Taste)的宇宙宣告自身的成就,光耀清澈,明亮澄淨,內外皆空,大圓滿身姿自行成就。每一道光每一個聲音都閃耀著神性,汝即是彼。太陽不是照射在你身上,而是從你的內在照射出來;星系在你心裡生滅。時空起舞,彷如空性面貌上的光輝影像,整個宇宙失去了重量。你一口氣吸盡銀河,將蓋婭捧在掌上護佑;這是世間最平常的事,你毋需費思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