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歷程,對於「我是誰」的認定一直在改變中,這種改變的節奏是「快縮慢放」的,我們一出生是從對於生理感官開始辨識的,然後進入情緒欲力的辨識,再進入心智思考的發展,這三個「路線」是分別由三個主角來擔當(生理、情緒、心智),三個主角所反映出來的能力綜合成那個當時的「我」,也就是說我們所認定的「我是誰」是由那個時候三個主角的狀態所決定的。這三個主角在我們出生的初期發展得很快,一般只要三到五歲就能讓生理與情緒發展到一個固定的雛形,七歲就能進入「思考」的能力,然後在之後的六七八十年的歲月裡這三個主角都各自發展變化,從外表上看起來就是「我」不斷的改變。雖然三個主角各自發展,但是他們是在演同一部戲,所以也會互相影響,不過這個別的三主角發展的趨勢與傾向是不會退轉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讓「思想」年輕,但是想法年輕是不能讓我們生理上退回年輕時代,因為思想心智是改變不了生理發展的趨勢的,同樣的,讓情緒起伏不定不能讓心智退回懵懂無知狀態,他們相互影響的作用只是輔助或干擾,並不能讓趨勢轉向。所以要怎麼樣才能重新做人?先生,請重新投胎吧!
快縮慢放的自我認定歷程,讓我們都有一個往前邁進的機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到五六十歲才開始「理性思考」的話,那我們的「我」從心智層次跨進心靈層次的機會,就顯得渺茫了,因為沒有時間慢慢放掉緊繃的三個主角了,如果不放掉這些緊張的狀態,就會變成原地踏步或往後退的狀況發生,其實這種狀況還蠻常發生的。有人常說,我們心裡有一個小孩(恐怕不只一個),指的是那個情緒層不穩定的主角,也有人說,我們總是獸性不改,那是指生理層次的欲力衝動,還有人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臂山或一個沈佳宜,那是指心智層次上角色扮演的陰影投射。我們心裡住了這麼多東西,要是收起房租來,生活應該不成問題了,不過就是擠了一點。
由於每個主角各有各的特色與發展速度(如圖),若不以層次與路線來理解,很容易霧裡看花,看不出每個時候的「我」到底在搞些什麼飛機。一般來說「我」在三十歲以前大概都是「生物層次」在主導,也因此看起來動物性的衝動會多了一點,思考與情緒就沒那麼明顯,不過就是因為顯現不出來所以那種內心無法接受的一些事實而產生情緒與心智的陰影特別的多,而三十到五十歲則是「情緒層次」為主導,各種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特別明顯,這個時期交錯了三個主角的高峰狀態可以說是整個人生戲碼的高潮,很多意想不到事,都在此時發生,內心的狀態特別的混亂,掙扎也是超多。「我」大概過了五十歲之後,一般就多以「心智層次」為主導,凡事瞻前顧後,想了再想,不過因為心智的思考模式已經固化,所以價值觀不易變動,要是早年的經驗形成的陰影尚未被發現與接受整合,那時候的「我」就變成了老頑固、臭石頭了。不過這只是一般狀況,每個人都會有些許的差異,不過趨勢就是如此。當我們決定作「人」的時候,不管是誰決定的,這個環境的這個歷程大致上就是如此,跑不掉的。這各種不同的時期有各自對於「我」的認識,三個主角發展的高峰狀態就是界線的最緊縮、最狹窄的地方,接著開始放鬆、下滑,「覺知」對於其感受強度就會下降,因此「我」的界線就改變了。
如果我們的「覺知」只是處於「心智層次」狀態,那麼對於每個時間的「我」的界定,就是由心智、情緒、生物層次的感受的強度來決定,因此我們需要看清這一切都是由「我」這個隨時變動範圍的主體來決定人生的內容,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去看、去想、去感覺,「我是誰」始終都是一個最終的議題,每個想法、感受、感覺、衝動、認知、價值,包括接受與不接受的全部,其實都是從「我」出發的。當我們的「覺知」慢慢的、漸漸的看清了這所有的事實,並且接受了所有的事實,我們「覺知」就將這三個主角放鬆,然後新的「覺知」出現,「我」的範圍擴大,躍進了另一個「靈魂」層次,這時候人生的戲碼就又多了一個主角,變成了四個主角,然後繼續向前躍進。
值得一提的是,「我」界線的改變其實是使痛苦消失的秘訣,有個古人耶穌說他就是無所不在的神,意思是說他的「我」是沒有界線的,跟整個寰宇一樣那麼大,還有另一個古人佛陀也很直接的說離苦得樂的秘訣,只有「無我」才能達成,我到現在還在懷疑,他們是同一個人在玩變裝秀,換不同的裝扮,說一樣的台詞。不過後來有群住在北斗七星(昴宿星團)的外星人說其實他們兩個是我們的鄰居(第六密度),李組長眉頭一鎖,發現事情並不單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