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論是人、動物、植物或其他生物,其在很多疾病當中都會發現「病毒」的蹤跡,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此種現象。在衛生保健的範疇之內,其實我們所知道的都是某一種疾病就會發現某些相映病毒的存在,並且這些病毒會產生很多生物性的作用,致使有病毒的個體產生疾病,這些生物性的致病作用亦具有很多共通性(參考 病毒基因組)。這也包括最近發現病例的狂犬病(拉皮斯病或瑞比斯病)。
一般我們都把這些病毒視為「發病」的原因,所以對於「病毒」,我們能夠作的就是所謂的「預防感染」,包括一些廣為人知的嚴重的流行病毒,SARS、禽流感、豬流感、腸病毒、愛滋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噬菌體呼吸道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人類乳突病毒、乙肝病毒…每種病毒又有很多變種,到底有多少種類的病毒,其實也沒人知道,只知道目前可以發現的那一些。對於病毒的研究或實驗通常採行一種固定的研究模式,就是「培養」然後觀察與分析,先拿(分離出)一些既有的病毒,給病毒生長的環境,然後讓病毒慢慢增加(參考 病毒學研究手段的進展)。這種研究病毒的方法有個基本前提與假設的思維邏輯,就是「病毒」是外來的,並不是本身所產生的,所以才會是這種研究方法。雖然這個基本思維邏輯很直接也符合病毒可以傳染的實際狀況,不過以「傳染」來說,只能說是一種現象,並非是根本原因。要真正瞭解病毒,我們得探究更基本的問題,病毒的「起源」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第一個病毒?因為若無法解釋這個問題,我們會在現象中打轉,並且無法真正瞭解與採取正確的方法來與病毒共處。沒有真正的瞭解,就會產生恐懼,因為恐懼所以會採取一些看似有效,實際上卻是無效的方法,然後同樣的現象層出不窮,無法真正解決。
病毒的「起源」有很多種假設(參考 病毒),大致上分為三種,逆向理論、細胞起源理論(漂蕩理論)、共進化理論,這種三種理論是從研究與觀察病毒成長與凋零中所獲得的推論假設,其共同點是,病毒似乎只是從原本的個體衍生出來的衍生物,這也就是說,它並不像是單細胞或多細胞生物,可以自行成長與繁衍,不具有生物的基本條件,它只是一些單鏈、雙鏈或反轉的DNA、RNA的基因片段而已。所以「病毒」的最初的起源,絕不僅僅是「傳染」這種事情,所謂「衍生物」的意思很明顯的指出,是「自身」所產生的東西,那麼「病毒」其實也算是個體本身的產物。而大部分經由「傳染」而來的病毒並不一定會在被傳染的個體上發生作用,這也合理的來解釋,不管哪一種傳染病都不是對所有的物種、所有的人都有作用,其決定的因素在於「自身」是不是存在「病毒」產生的潛在原因。
生物個體的「衍生物」是如何產生的?生物個體都具有基因(DNA)這種東西,這種雙螺旋結構,則會產生是場或波的顯現效應(參考 DNA-雙螺旋結構與波-場的關係、DNA幻影效應),而DNA的雙螺旋結構的鹼基排列是可以經由外界環境的改變(場的改變)而改變的(參考 場導理論、DNA波遺傳學),這很明顯的說明,病毒其實是產生於「環境變化因素」的衍生物,簡單的說,當環境中的各種能量場、非能量場產生變化之後,DNA(基因)的鹼基排列就會隨之而變,那生物體的整個運作狀態就會改變,當環境中的「場」已經不能達到平衡狀態,生物個體的DNA自然就會受到影響,產生從未出現或者再度出現的衍生病毒。當然,DNA的構造或功能的顯化可能是來自於跨越多層次密度而來的因子(參考 生命),在我們所能觸及的察覺範圍內,難以理解。
我們從過往的流行病歷史中可以發現,當環境變得很糟、被嚴重的破壞之後,很多不曾出現的世紀病毒就會出現,同樣的,當我們開始注重環境的健康與自然的時候,那些病毒就會消失(參考 流行病學)。所以不管是什麼人、動物、植物、生物,只要在那種離開自然狀態、或者自然已經無法平衡的環境的條件下,所有的生物就已被種下病毒發生的因子,然後生物體機能漸漸失衡,顯現出病症,接著產生層出不窮的新種、復發的病毒,然後到處散播傳染。所以只要環境無法回歸平衡,病毒就不會消失。
只要可以維持環境的自然健康,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不需要恐懼病毒來侵襲的,亦不需要在為自身的病症所苦惱。不過維持環境的自然健康是一項牽涉廣泛的任務,這包含了我們對於自然環境的維護,人們對於環境的破壞幾乎是無所不在(參考 台灣環保運動簡史),以及思維模式的重新建構(參考 重建思考),而我們的思維模式的重塑與調整,則有賴於個人心靈的探索與察覺能力的增加為動力。癌症如此、狂犬病亦是如此。
台灣環保運動簡史,http://www.tepu.org.tw/?p=7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