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意思是說,將很多我們所獲得的訊息、資訊、資料彙整起來,並發現一些「共通特性」將這些資訊分門別類的放好,形成一種「無形」的架構、結構、組織,就像是把很多東西分類整理好,比如說衛浴用品擺在浴室廁所,睡覺用的東西擺在睡房,吃飯的用具擺在餐廳…只不過知識是種「無形」的東西而已。目前我們已經分門別類的「知識」有很多種類,比如說,科學、社會、哲學、宗教、人文…的大房間,科學這間房又可以分成,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的區域,數學又可以分成,幾何、代數、微積分、拓撲、邏輯、組合、域論…。每一種知識的分類都代表了每一種「特性」的存在,也就是說「特性」是分類的原則。不過由於所採取的「特性」不同,很多分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一種生物的生理反應牽涉到「化學反應」又與「物質」的物理有關,其生理規則又跟「靈識」有關…所以分類僅是便於辨識與取用的原因,並非不可突破的框架。
知識,其實只有一種來源,就是「察覺」。「察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從我們感官所接收的資訊,到儲存記憶這些資訊,然後利用一些工具(紙筆、錄音、錄影、晶片、硬碟…)把這些資訊紀錄起來,接著使用「察覺能力」中的資料分析能力,將粗略的資料分解得更細微,然後將這些細微的資料用歸納的方式把這些資料的「特性」找出來,接著也可以使用這些找出來的「特性」推論出一些方法、理論、架構、模型,比如說我們看見月球時常出現在夜空裡,就開始紀錄與分析月球出現的時間、形狀、亮度、與其他星星的相對位置…然後歸納出月球出現的規則,接著就預測月球將來會如何出現,於是就建立了有關月球的相關知識。如果以此方式與過程觀察所有天體的運行規則,那就會產生天體物理學,這種知識類別。
所以目前我們所能得到的所有知識是世世代代人類能夠「察覺」的集合,這些「知識」其實都是大家在各自的「察覺範圍」與所面臨的狀況下,所產生出來的,如果我們好好利用工業技術的知識來製作一些器具,就能夠處理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實際狀況」,比如說餐具、寢具、水壺、菜刀…也能好好利用一下心理學、宗教等相關知識來解決一些心理上的問題,又或者可以使用數學的統計知識來知道一下社會的現象。「知識」是一張地圖、一個路標、一種指引,他可以指引我們去處理實際的狀況,甚至解釋了人生的意義,但是有了「知識」並不代表我們實際上擁有了什麼,所謂「實際擁有」指的是我們每個人各自真實的感受,當我們身體力行去從事各種活動,吃飯、睡覺、種田、製作器具、與人交流…所獲得的感受才是「實際擁有」的,沒有「實際擁有」我們的人生將是一場空虛的旅程,我們也會獲得一種極度空虛的感受,這種感受會使人崩潰,因為此已經違反人生的最基本目的了。
當然這並不表示我們不必獲得知識,因為獲得知識是我們天生本來就有的能力,可以好好的使用知識,並且藉著知識的指引來體驗感受人生所有感覺,如果我們放棄了知識,就等於放棄了我們既有的天生能力,這並不合乎自然。就像我們天生就有腳,不拿來走路、跑步,那當然會生病,因為那已經不合乎自然了,又比如說頭腦就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消化的,如果我們總是沒注意到身體對於飲食的反應與感覺,只在意食物合不合乎什麼檢驗標準、什麼餐廳氣氛,那麼就變成了頭腦在吃食物了。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對於食物的知識與醫學的知識來判別食物對身體的影響,也可以使用各種生態知識判別取得這些食物的過程對於環境的影響,都可以納入我們整個抉擇的基本資訊。所以除了需要親身去感覺真實的感受之外,還要用更多資訊與察覺能力所產生的知識,綜合來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感覺,那麼我們天生的能力才能發揮作用,並且過著真實的人生。
知識一方面可以指引我們處理生活事項,另一方面也可能阻礙我們的感受,不過解決的辦法其實也不困難,「知識」是可以改變、可以質疑的,只要我們感覺到或發現到不相符合的時候,知識就應該被修正,因為知識是隨著「察覺能力」的改變而改變的,不論那個知識是來自那個教主、巨擘、哲人、權威、專家…
「知識」是「察覺能力」一個重要的附屬產物,雖然我們可以藉著這重要的附屬產物來更順利的生活,但是就算我們失去了那些既有的知識,我們的察覺能力仍然可以重新建構出一套知識體系,所以不必一定要相信、信仰什麼經典、原理、理論、模型,也不用擔心那些知識被更改、竄改或失傳,那些可以隨時再被建構出來,只要我們「察覺能力」到達那種敏銳的深度。而「察覺能力」隨時都是存在的。
所以,別扭曲自己的真實感覺去套用知識,也不必摒棄或捨棄知識,深入瞭解「知識」的本質即可,那麼我們的「思維」就可以從「知識」中解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