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結構化人際關係__vidya



「人際關係」是這樣的,當我們遇到別人的時候,發生了一些事情(互動),然後產生了一些「感覺」(互動的結果),這樣「關係」就產生了。也就是說,「關係」其實就是「感覺」的累積,比如說A與B的「關係」比較深、比較多,那麼就表示,A與B之間互動的「感覺」比較多。

在「內心空間」裡面的狀況是,當A與B互動時,會各自傳遞「外界刺激」給對方,以某人A與B來說,其程序是這樣的,
1.B傳來的外在刺激-->
2.進入「A的意識」-->
3.引發「A的意圖」-->
4.觸動「慣性生成的」內心結構(思維、生理)-->
5.產生思維空間中的感受/物件X(恐懼、興奮、美善、領悟..)-->
6.回到1或到繼續7-->
7.行為動作-->
8.生理空間中的感受/物件Y(冷熱躁濕痛癢酸酸甜苦辣..) --->
9.回到1

產生「物件」與感覺到「感受」是一同發生的事情,有「物件」才有「感受」。

所以「人際關係」也是我們各自擁有的「內心結構體」之間有著什麼相同、相似、互補、衝突的「結構體」。也就是說,自己有什麼樣的「結構體」就會有什麼樣的 「結構體」的人,來互相「相同、相似、互補、衝突」了。「內心的結構體」分佈在幾個空間,互相投射/影響,所以改變哪一個空間裡的「結構」,都能收到改變 「內心的結構體」的效果,或可稱為「結構投射」的影響。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其實是每個個體的個別性質之間的「結構體」作用力的相互施力 /吸力所形成的一個「社會結構體」,這「社會結構體」會產生一些功能與運作方式,諸如國家、民族、族群、團體、家庭…各種大小範圍的運作模式,而我們都是 其中的一份子,影響這個「社會結構體」也被它所影響。

人際關係的相互作用,一直都是以「各種角度的作用力」在相互影響的,意思是說,一直有訊息以「多重角度」的力道,來觸動內心結構,事實上,我們一直是用這 個方法來改變結構,試想我們一直順著椅子本來設計的使用方式來測試椅子的穩固程度,只有用X角度來測試,這樣並不代表椅子的結構很穩固,只代表「坐起來」 很穩固而已,用來打牆就沒辦法了。所以我們若要轉變成真正穩固的結構,就得受到各種角度的刺激,才能調整到真的穩固,這是「自我結構化」的過程。

不過這種力道衝擊的大小,也像蹺蹺板一樣,同樣的施力,力矩越長(反相角度越大),對於結構體來說衝擊就越大,至於這個「自我結構化」的過程會不會「失控」?我想還沒結束此生之前,應該都不算是失控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