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自己的頭上的這種「腦器官」,長的樣子是有左右兩邊分開的,然後中間有介質(胼胝體)聯繫起來,一起共同運作,然後產生一些思維邏輯、思考…這種活動。根據很多腦部的研究,我們知道腦部裡面有很多的功能區塊,我們的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各種感官感覺、控制協調身體各個器官、產生各種行為、內心的感受、外在的活動,都跟這個「腦器官」有關。最近還發現我們腦部的左半邊跟右半邊功能有很大的差異,左腦有語言,擅長分析、判斷,而右腦擅長圖形辨識、空間知覺、音樂等等。
腦部裡面還是有分成一些不同的細胞所組織而成,有大腦、間腦、中腦、小腦、橋腦、延腦,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事實上,這些不同功能的腦部生理組織,在相同生理組織的部分是可以相互替換的,我們在一些被外力破壞,或者腦溢血的復健案例中,發現這個事實,例如在腦溢血或車禍外傷之後,失去大腦的語言能力的人,仍然可以藉著從新學習來建立大腦中的「語言區」功能,這些事情我們時有所聞,甚至是親自看到或驗證。但是,如果是不同的生理組織區域,就沒有所謂重新復健學習這回事,比如說「小腦」的視覺區域若是損壞,就沒辦法訓練「大腦」的其他細胞來替換視覺神經細胞,也就是說,腦部內的相同生理組織細胞可以功能替代,不同生理組織無法具有替代性,這是符合我們生理運作的模式的。這就像當我們的肝臟細胞有損壞時,其他肝臟細胞可以繼續執行肝臟的功能,但是心臟細胞壞死時,就沒辦法用肝臟細胞來替代,其細胞功能特化的運作原則是一樣的。
依這樣的原則來說,如果我們因為腦血管阻塞而發生腦溢血時,剛好阻斷了左腦與右腦之間胼胝體的神經叢,就會產生一種異於平常左右腦同時運作的狀況,也就是左腦與右腦中間的聯繫中斷,無法再傳遞訊息(參考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奇蹟》吉兒.泰勒)。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感覺到什麼?我們之所以有「感覺」這種事情發生,需要一個可以察覺到感覺的個體,並且有一個異於該個體的對象,也就是說需要兩個個體才能讓「感覺」這件事情發生。我們的「我」是一個有察覺能力的個體,「腦部」則是一個對象,當「腦部」內部產生改變的時候,「我」就可以察覺到不同的感覺,當然腦部的改變可以由外力(腦溢血)或者「我」來施作。「我」其實是一個可以察覺「多重頻率範圍」的察覺個體(參考 意識狀態與記憶存在的作用),「多重頻率範圍」的意思是說,把很多的頻率頻率切分成很多段的範圍,當腦部在短時間內改變(腦溢血)之後,「我」對於腦部的注意力,就會有很大一部份被抽離,剩下維持生理運作與極少數的思維活動,那些被抽離的注意力就會移到,有別於在腦部在「思維頻率範圍(Ft)」之外的「物質頻率(Fm)」或「靈魂頻率(Fs)」,比如說,本來在思維頻率Ft的注意力有50的強度,但是腦溢血之後,Ft僅剩下10,而靈魂頻率(Fs)與物質頻率(Fm)就增加了(不是增加40,因為不同層次頻率的尺度並不相同,不是單純的加減法),這樣來說,當這種狀況發生,「我」就可以同時具有生理功能的察覺,與少量思維功能的察覺,以及靈魂功能與物質功能的察覺。這種狀況其實就跟「醒著睡覺」的狀況很類似,我們在睡覺的時候,「我」的注意力放在生理機能上是降到很低的,而在思維活動的注意力是完全被抽離的,只有在作夢時回復一小部份注意力。當「我」分佈在思維活動的注意力整個被抽離時,那種感覺就會像是深度靜坐時失去身體與思維的感覺一樣,獲得另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這種感覺被形容成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純粹幸福、純粹喜悅…以我們一般尚無多少「靈魂」開發的人而言,注意力抽離到物質層次的比例應該較大,這種物質層次的「空境」應該與高度靈性層次的「空境」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低度組織化與高度組織化之差異。
不過這種靈魂的感覺,事實上並非是左腦或是右腦所造成的,因為不論左腦或右腦,兩者的生理組織其實都是一樣且對稱的,同樣的生裡組織其功能是相同的,不同的功能區塊只是經過訓練或學習以後放入的資料不同罷了,右腦所產生感覺是跟其存放的內容有關,與意識狀態的改變其實並非察覺能力跳躍(覺醒)的關係。「我」所產生的感覺,是一股兩個分流,從高次元空間(高密度)與低次元空間(低密度)分別流入此空間(密度)之中,當「我」的注意力移至較高次元空間(密度),自然會產生不同的感覺,而生理組織或者物質的形狀、構造、功能是這一股兩分的動力塑造而成,相同的形狀與構造,就會有相同的功能,這與左右無關,把右腦過度解釋,就把所謂的「我」以及「意識」給窄化了,因為意識狀態的改變,雖跟腦的生理組織改變有關,但跟左或右無關,左右兩邊一樣對稱的組織結構,硬要說成通往高次元空間(密度)的途徑,此與事實應是不符合的。
所以,不論左腦或右腦,其功能只是因為所得的訊息被存入而來的,當然我們右腦也可以儲存那種萬物一體的情境資料,因為我們在入胎前後應是具備這種訊息的。或許這是「空境」的感覺,但回歸這種「空境」絕不是我們的來此的目的,因為來此之前不是早已經具備了嗎?把這個當成人生的目的,是不是搞錯方向了!
右腦開發的傳聞與真相,http://pansci.tw/archives/1555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