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基因__vidya

所謂「基因」(DNA)簡單的說是一些稱為蛋白質 (分子)組合起來的物質,它的構造是有兩條相反方向的雙螺旋狀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以及雙螺旋狀中間有介接的一些其他蛋白質(鹼基),然後基因一直延伸環繞變成長條形狀的樣子(染色體),兩個長條形狀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一個「基因組」了。然後發現各種生物的基因組的數量與組成都不太一樣,並且不同鹼基排列的基因組存在著與生物呈現出來的樣貌與功能有著直接的關連,也就是說,什麼樣的基因組就會讓生物變成什麼樣子。在眾多生物實驗中亦發現「遺傳」的特性與基因更是密切關聯,什麼樣的前代基因以各種組合方式傳到後代,後代就具有前代的某些特性,這些特性包含了外在形式樣貌與生物內部的生物機能。(參考 基因,染色體)



人們之所以對於基因的研究與應用有強烈的動力(參考 人類基因組計劃),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都想瞭解生命的奧秘、自己、生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並且想解決身體方面的所有問題。如果說生物只是具有機物組成的物質個體,那麼我們目前對於基因的知識就足以解釋生物為什麼會長成那樣、變成這樣,並且可能可以製造出具有自動生長與繁衍的生物。事實上我們這些對於基因的知識並不足以達成這樣的事實(參考 人類基因組計劃背後),這也就是說,我們一直將瞭解生物、瞭解人類的焦點放在物質堆積組合而成的物質個體,以及其表現出來的運作模式,並無法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生物本身真正的作用方式,這是基因研究之所以難以深入,且準確無誤的解釋生物機能的原因,只能使用機率的方式來描述此類現象,真正的因素無法探究。


其實我們人人都有一種天生的感覺,就是有一股動力的感覺,雖然人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但我們卻無法明瞭這種動力來自何方(參考 生命)。姑且不論這股動力來自何方,我們就是有一股動力存在,所以才能活著。這股動力如同天雷勾動地火般破空而來,忽然出現在我們的感覺範圍裡,於是我們的身體、心理就有了動力開始運作,而且源源不絕,這股動力就是我們天生具有的「注意力」,注意力隨時分散在身體(物質與生物機能)以及思考、感覺之中,所以我們具有的身體運作與思維能力以及思維以外的感受能力,都要靠這股動力來提供。當然,我們吃了一些食物,並將這些食物消化分解成很小的物質分子,這些細小的分子、原子、次原子是「意識振動」的某些頻率所產生的樣子,它們與身體各種分子的頻率產生共振,讓身體產生能量。「注意力」是種能量,它是我們原本的「意識」振動頻率所產生的,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種天生的「注意力」。當這股動力來到我們可覺知識別的範圍內,然後開始感覺到一些感覺。「基因」的雙螺旋結構顯示了這股動力來自來兩個頻率,進入我們可覺知的範圍內的時候,呈現出兩個物理空間中的反方向,就形成了「雙」螺旋。如果我們將「基因」的雙螺旋形狀是指向著我們眼前,由遠而近而來的話,我們將會看到一個「太極」圖案(距離遠近形成顏色深淺之別)出現在我們眼前,或者像是一個「曼陀羅」,當頻率改變時,這個圖案就會改變,(參考  克拉尼平面共振),這意味著,當我們個人的意識頻率結構改變時,基因顯化的這種圖譜也會有所變動。「基因」的形狀就是那股生命動力進入我們可感知世界的物理途徑。當然以「單螺旋形」的特斯拉線圈(參考 特斯拉線圈)亦可引入其他頻率層次的動力來源,形成對目前物質世界沒有危害的乾淨能源。然後生物隨著這種其他頻率範圍而來的動力,以「黃金比例」方式在物質層次裡顯化,變成一個人、動物、植物,所以我們處處可發現自然界中到處是這種黃金比例,包括距離長度或頻率融合的諧音。
這種「基因」的外表物質形式、生理功能、以及關於思考覺知頻率所能捕捉到的量子訊息(參考 ),亦說明了萬物的「一體性」,萬物均來自同一個源頭。由於人們的「意識頻率結構」都差不多,所以在某些意識的頻率振動顯化成生理與物質的腦部的各種功能,大致上來看也差不多,每個腦部的功能區塊分佈也會差不多,這是「人」共有的特性,雖然「差不多」但還是有些許差別。當我們出生後,大概三年的時間,腦部正在慢慢形成運算的功能,這種連結腦部以靈魂、(心智)思考、生理、物質頻率,各層次的注意力總和作用而成,慢慢形成具有層次間共振特性的東西,在物質上看起來就是腦神經連結的功能,一旦某些區塊受到物質性的損傷(例如外力、中風...),使得「覺知」在「心智思考」中的某些頻段(例如說話、運動...)無法獲得該區塊的量子訊息,就導致了訊息被截斷的功能障礙(無法說話、運動),並且失去了心智思考的記憶功能。所以當那些受損區塊的頻率逐漸以其他區塊頻率融和之後(類似載波載入更多訊息,參考 載波),「覺知」就開始可以接收到那個部分的共振訊息,所以功能就能逐漸恢復。例如中風後的復健、或者植物人忽然清醒,但卻不記得昏迷時的任何事情。這種狀況其實跟人剛出生的那大約三年內,什麼事情都不記得的原因是一樣的。所以會有人大腦只有一點點,但卻功能正常的案例(參考 無腦人)。初生三年左右的記憶會融入腦部之中,心理學上形容為「潛意識」,這種潛意識的存在也是根據大量調查的歸納而推論出來的結果,而這種「潛意識」是以四個層次的頻率建構腦部功能初期所留下來頻率(就像載波內最底層的雜訊),這種頻率也是可以察覺的,當察覺能力更細微時,就可以清楚分辨與思考產生的想法,有何差異。
 另外,有種在腦部物質組織漸漸被損壞的特殊狀況(參考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則顯示了人的覺知在腦部中的頻率感覺範圍,存在著介接(共振)多重頻率的事實。
在腦部物質結構的研究中我們瞭解了腦部「演化」的間接說明(參考 腦組織結構),而在神秘經驗裡所指的神、上帝創造世界,與「演化論」所推論的進化觀念,事實上也是同一件事情,其接合點在於物質、生理、心智、靈魂、靈性...的背後是由「意識」不同頻率所顯化的不同現象,藏在複雜生理腦部的背後是多重的「意識頻率結構」,人與動物、植物、礦物,神、上帝、鬼魂都具有相同的「意識」,與不同的頻率效應,「效應」是有時間性的,所以已顯化萬物是具有生滅的,也就是時間性。不論有無時間性,都是互通的。
「基因」當然包含了生命隱藏在表面現象下的意義,這個複雜的蛋白質結構背後有著難以想像與難以統一的複雜現象,越深入探索就越有意思。


人類基因組計劃背後,http://big5.zhengjian.org/node/10096
你腦內的兩個世界,http://www.youtube.com/watch?v=-inPDyTx-o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