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感覺的敏銳度__vidya






通常我們的心智功能被驅動運作的時候,會產生找出解釋的動力,那個找出來的解釋,無論是表示成語言、文字、圖像、或更抽象的數學、觀念,目的是讓「我」選擇去相信這個解釋。所以心智運作的基本功能是「抽象化」的過程,將實際的事物化成抽象的訊息儲存在記憶體裡,記憶體可以是物質身體的任何一部份(主要是腦部),也可以是非物質的能量體。這種心智的功能並不是一定會發生問題,它可以應用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上,甚至是「感覺」這件事上。

事實上,我們都想用心智的功能來解釋所有周遭一切所發生的事情,不過在解釋「感覺」這種東西的時候,就發生了困難,無論我們怎麼去剖析、分解,或者用數學、物理、化學、藝術、各種符碼、能量、振動、頻率,來解釋「感覺」這種東西,都無法獲得感覺或真正改變感覺,原因其實很簡單,「感覺」是比心智功能更基礎的東西,也就是說,感覺是心智功能的基本元件,是心智的底層,沒有「感覺」的基礎,就不會產生心智的抽象化功能,所以我們可以給「感覺」賦予千百個解釋,但終究撼動不了感覺的基礎,若改變不了感覺基礎,所有心智上的理解、解釋、規則、觀念、、其實並沒有真正改變人的本質,由心智上的解釋為出發點而產生的各種外在行為,都是短暫的催眠現象,只是使用心智的解釋去催眠自己進而從事的行動而已。諸如各種道德規範、宗教律法、社會法律、傳統觀念、風俗禮儀,若不是以感覺為基礎的改變,那麼都只是短暫的、勉強的、催眠式的更改,看似解決了一個問題,接著發生更多的問題,整個社會環境或關係並沒有任何的改善。

但是我們使用心智功能去解釋「感覺」也並非完全沒有用途。瞭解「感覺」的解釋,可以讓我們在增加感覺、改變感覺的過程中變得有效率一點,大部分宗教的教導或靈性的教誨,也只是想讓大家在感覺(覺知)發展的過程中增加效率,好比說是即身成佛、脫出輪迴、託付上帝、甚至說你就是神。不過,因為這種有關靈性的描述,通常會發生一些誤解,以致想要讓大家有效率,反而變成一種沒有效率的原因。發生誤解的原因其實也不複雜,就像給貓看電影一樣,看到有人在抓魚,就以為抓魚可以解脫,說到你創造你的實相,就以為你的欲望可以變成真實事件,也就是說,誤解的原因在於感覺基礎的細緻程度不同。看電影表達的並非是單純的某一個橋段,而是整個電影要敘述那些背後的、較為細緻的感覺。如果人生是在看一齣長一點的電影,那麼高畫質或低畫質,劇情有多少深度,都是依照我們自己本身感覺的細膩度來決定的,因為這世界本來就是同一場電影,我們跟神、佛、貓、狗、樹、石頭,都在看同一場電影。所以我們可以使用宗教在心智上的解說(佛典、聖經、各種經典…),也不一定要使用,或者跟不跟隨上師,那些可以是絆腳石,也可以是墊腳石,關鍵在於自己感覺的細膩度到達什麼樣的狀況。如果任何經典或老師阻礙了我們增加感覺的靈敏度、細膩度,那麼就需要拋棄他們,如果經典或老師的指引讓我們的感覺更細微,那我們就儘管大方的使用他們吧!但是「崇拜」這件事絕對是不能增加感覺的靈敏度的,無論崇拜的對象是一個神、一個佛、一個人、一幅畫、一個景象、一個東西、或者一個概念、一個理想、一條規則、一道光….因為崇拜本身就是心智功能的一部份,不論心理上有一個或幾個對象是使感覺變遲鈍的最佳辦法了。

心智的「抽象化」功能非常強大與廣泛,能將所有的感覺都抽象化。當我們呱呱墜地之後,說得更精確一點是在母親體內形成第一個細胞(受精卵)之後,身體與能量體就開始抽象化的過程,所以在我們所有的感覺裡,很難分辨某一個感覺是來自心智將實際感覺抽象化之後的模擬,或者是真實的感覺,除非我們脫離了身體,否則無法分辨。在眾多瀕死經驗的資訊裡,描述的其實都是那種脫離身體後的感覺,然後這些瀕死又活過來的人,對於世界的感覺改變了,想法與作為也自然跟著改變了。所以真正的感覺,是會改變所有想法與作為的,如果想法沒變,那麼那個感覺就是心智模擬出來的。

不過也不一定要有瀕死經驗才能改變感覺,古今中外的開悟者、成道者,無論如何描述,都指出了一個根本的辦法,就是「專注」。專注指的不是專心的針對某個對象,而是專心的感受每一個感覺,不管是站著、坐著、吃飯、睡覺、走路、生氣、快樂、悲傷每一個感覺,這樣的專注可以增加感覺的敏銳度,也有人稱這種專注叫「活在當下」。其實不論是靜坐、禪坐、冥想、觀想、默觀這種靜心的活動,唯一的重點也是在「專注」,停止身體外在活動而專注於每一個感覺的過程,同樣也是可以增加感覺的敏銳度,不過如果靜坐時也針對了某一個對象那效果是正好相反的,那會致使感覺變得更為遲鈍了。

有人說「集體的意識結構」決定了現在發生的所有事情,而這種集體的意識結構就是反映了每個個體感覺的總和,所以意識結構決定了感覺的敏銳度,而感覺的敏銳度決定了每個人的思想與行為。發生在我們周遭的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反映出感覺的敏銳度,有人充滿愛心、同情心、憐憫心,有人則暴力、無情,有人每天自私自利貪圖利益,有人則無私的奉獻一己,這些差異正是每個人對於周遭的感覺敏銳度的不同所致,一個貪圖名利的人,無法感覺到溫暖或慈悲,最多也不過是感覺到心智模擬的一些善意或感動的感覺而已。如果我們感覺不到動物的悲苦,我們就會將之豢養與宰殺當作食物或寵物,這就是感覺敏銳度的差異。

感覺的敏銳度決定了我們成為哪一種人,決定我們產生哪一種想法,去做什麼事情,如果我們感覺夠細緻的話,無論外界以任何方式催眠心智,我們始終都是智慧與慈悲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