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相關的那些事情,無論是政策失當、官商勾結、弱勢剝奪、社會失衡、治安混亂…其實都只是一種現象、一種結果。一群自私自利的人生活在一起,無論使用什麼方法產生領導者、執行者,設立什麼樣的機構、部會,其結果仍然是差不多的,這些產生領導者、執行者的方法有很多,專制集權也好、民主制度也好、少數領導也好、甚至以前的君權神授也罷,再怎麼篩揀、選擇、換過多少人都還是同一群人,同樣的自私狀態。在自私狀態之下所產生的各類政策、制度,無論再怎麼實行,也都還是混亂失衡與衝突不斷的社會。所以政治也不過是實際反應出群體的意識狀態總和的一個出現點。什麼樣的「感覺敏銳度」就會顯現什麼樣的意識狀態,什麼樣的意識狀態形成什麼樣的心態、思想、行為,所以政治的本質是群體感覺敏銳程度的外在表現。而「自私」則是感覺遲鈍最具體的表現之一。
在現在通訊媒體工具便利的狀況下,每個人所接觸到的訊息是處於非常大量的狀態,我們感覺的敏銳度在這充斥氾濫的訊息環境中,很容易受到牽引與控制,持續的接收訊息是讓感覺敏銳度下降的因素,因為注意力不斷的被分散、牽引、轉移,若內心的感覺一直隨著這些眾多流通的訊息起伏,便無法靜下心來感受自己到底有什麼感覺,進而產生什麼想法。不論哪一件事都有紛亂的訊息予以傳達、解讀、評論,我們憑著我們腦部被填充的資料,而腦部自動運算產生的感覺與想法以及所採取的行動,比如說支持什麼政策或反對什麼措施,都是混雜訊息下的結果。自動發生的事情有很多,都包含在自然循環裡,不是自己意願下產生的東西就是外界自動發生的,我們感受到的絕大多數的想法與感覺,都無法自行控制,那些無法停止的想法以及無法抑扼的情緒,就是最典型的一種。因為我們失去了敏感的察覺,所以被自己的腦部自行產生的想法或感覺所牽引,沒有了真正的感覺,所以是非不分、昧於事實、物欲橫流、倒行逆施、內心虛空。通訊不發達的地區,訊息就變得單一化,此時的感覺敏銳度依然是遲鈍的,每個人都變成同一種人,只有單一標準,單一個腦部模擬出來的感覺與想法。不管施行什麼樣的政策,我們認為好的、壞的、公平的、不公平的、正義的、扭曲的、無能的、有效的,若沒有優於現在更敏銳的感覺,那麼都是在原地無盡的打轉,只是把苦難移來移去,整體上並沒有什麼差別。
更敏銳的感覺其實是不需要「努力」去追求的,它會自己出現,如果我們盼望它可以出現,那麼它就永遠不會出現,因為這種更敏銳的感覺是要在思想安靜的狀況才會感覺到。思想安靜的意思是說,沒有「妄念」,妄念指的是指使脫離當下的那些想法、念頭,所謂「當下」意指所有自我意願存在的時刻,簡單的說,更敏銳的感覺是來自於,在排除不自覺依附頭腦自動產生的想法之時,認清自我意願後,才使得感覺敏銳度增加。所以如果我們覺得總是自己在「努力」追求些什麼,覺得自己受盡折磨,盼望苦盡甘來,不斷的提醒自己要努力克服萬難、激勵自己,那這種努力就肯定不是來自於自我意願,那是頭腦思考自動產生的東西,因為真正的意願是沒有任何痛苦的,是不覺得自己在努力克服萬關的。
一開始產生政治這種歸類,是因為政治產生的各種實際作為不同於其他事情,而加以分門別類,其最原始的出發點,乃是為了共同生活的和諧,後來因為我們感覺越來越遲鈍,政策制度越來越自私,所以政治變得弊大於利。事實上,我們也並不一定要追求什麼樣的政治體制,也並不一定要實行制度如何完善的民主政治,那些都只是最後的結果,一群感覺敏銳的人自然會生成最適合於這群人共同的生活方式,設立最適合的政治體制,沒有最好或最壞,如果這群人感覺遲鈍,毫無惻隱之心,只想獲取自身利益,那麼再美好的制度,都將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無論是在何時、何地或何人,結果都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別對任何一個政治人物抱持希望,就算他們是品行端正、為國為民的人,因為那不是一個人或一小群人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而越抱持希望,我們的感覺只會越遲鈍,越遲鈍就會需要更大的希望,公平正義的社會,就會離我們越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