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都是在電影裡看見有關「穿越時空」的那些幻想,通常會認為那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不過實際上的狀況是我們每天都在作這種事情,只是沒感覺罷了。我們時時刻刻都得到不同的感覺,而感覺的轉換就是在穿越時空。
時間與空間的本質是「意識」振動的現象,也就是說時間與空間只是一種現象,沒有意識振動就不會有時空現象。這種現象跟我們的覺知感應的結果,就是我們對於時空的感覺。振動自然是有快慢之分,振動得快,就是高頻率的振動,振動得慢,就是低頻率的振動。如果時間空間的意識振動頻率不變,那麼我們覺知的振動頻率改變就是在做時空的切換,以實際上來說,這種覺知振動頻率改變就是感覺的改變。
時空的意識振動不只有一種頻率,而是具有多重的頻率,這具有多重頻率的意識,可能可以用「交錯在一起」或者「就在你身邊」來形容,不過這並不精確,因為「意識」本身並不是在某個時空頻率之中,要說比較接近的說法,應該是說意識可以產生任何頻率,但它的本質並不是頻率。所以我們也不必去「想像」意識是長什麼樣子,或者是什麼光,那都是幻想罷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多重時空並不是飛到哪裡、速度多快的第幾次元、多少維度面向的事情,多重時空是屬於「覺知敏銳度」的範疇。覺知敏銳度決定我們感知的範圍,這感知的範圍指的並不是距離多遠多長、光線多亮、多冷多熱…而是指頻率範圍,這有點像是收音機或無線電視,每個頻道有不同的頻率範圍,當覺知可接收的頻率範圍越廣,那麼其敏銳度就越細微,可以分辨越細微的現象。在看似一個完整不能分割的東西裡面,其實還可以再切割為兩個東西,不論多麼小的東西,都可以再切割成兩個東西,時間與空間就是這樣,在我們認為「連續的」兩個時間點、距離點之間,還是有空隙,是不連續的,這世界裡存在著多重頻率的時空。而覺知的敏銳度就是辨別多小的分割是連續或不連續的那種能力。
生活中「覺知敏銳度」變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睡覺」,一般醒著所感覺到的感覺,跟睡覺實是截然不同的。通常的狀況是,正在睡覺的時候,並沒有任何感覺,也就是我們日常所熟悉的那個「我」不見了,這表示那個「我」並不是持續存在的覺知,而我們必定是一個覺知持續存在的「我」(真我),不然那個日常熟悉的「我」不會每天持續反覆的出現。不過那個持續存在的覺知(真我)並不是日常熟悉的「我」,而那個持續存在的真我,在每天在睡覺的時候,就改變了覺知敏感度,穿越時空去了。所以如果我們無論是用多高深的科學理論,硬要以思考去「想像」穿越時空肯定是失敗的,因為穿越時空不是那個日常熟悉的心智思考,所涵蓋與解釋的。這樣來說,當我們正在睡覺時發現可以像日常生活般,隨時進入或停止思考的程序(有人稱之為「清明夢」),也就是可以運用思考能力來計算、分析、歸納,或者說是去編織那個夢,那覺知的敏銳度就已經比原來增加了,因為睡覺時我們覺知是進入到更高頻率的時空中。如果在睡覺時並沒有啟動思考能力(作夢),也就是無夢睡眠時,還可以感覺到一些感覺,那麼這就比清明夢有更敏銳的覺知,因為那比作夢時所在的時空頻率更高。不過若是睡覺時都不會作夢,也沒有任何感覺,那覺知的敏銳度,就只是在一般日常清醒狀態之中。日常清醒狀態的覺知,事實上也是有頻率高低的分別,當我們總是警覺到自己陷入某些想法之中,這時候就比無警覺到自己正在思考中的時空頻率高一點,當我們可以隨意控制是否進入思考模式時,頻率時空又高了一些。一般說起來,接近我們感知敏銳度的時空可以大略描述成八個時空頻率
1.無警覺日常思考,
2.察覺日常思考,
3.控制日常思考,
4.無感覺無夢睡眠,
5.無警覺夢境,
6.察覺夢境(清明夢),
7.控制夢境,
8.有感覺無夢睡眠。.
不過這種劃分並不是絕對,這中間隨時都會有更細微的分別存在。不過總而言之,貫穿這些時空頻率,我們的覺知才漸漸地察覺到「我」到底是什麼。
關於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一種線性的時間軸,如果我們的覺知敏銳度大多數處於「無警覺的日常思考」狀態時,對於人事物變遷速度所產生的時間感覺,是粗糙且模糊的,所得到的感受也是粗糙且模糊的,所產生的想法也是一樣。當我們專注於現在所產生的每一個感覺時,細微的敏銳度才會出現,才會進入更高頻的時空頻率,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於現在的每一個感覺,注意力的能量會就匯聚成「記憶體」以便紀錄下更細微的感受,那就是進入不同的時空了。
當然,除了感覺現在的每一個感覺之外,仔細去辨別每一個日常想法的來源,則有助於進入察覺日常思考與控制日常思考的時空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