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關祭祀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一般稱為拜拜、敬拜、祭拜、祈禱、儀式、法會、普渡、超渡、彌撒、禮拜…各種宗教、習俗都有不同祭祀的方式。而祭祀的對象就更多樣化了,包含上帝、天父、聖母、聖子、聖靈、天使、天公、玉皇大帝、瑤池金母、各種民間傳說的神明、神祉、千歲、仙人、人物、佛、菩薩、金剛、尊者,還有家族性的祖靈、祖先,另外還有在此之外的鬼魂、魂魄、動物靈、植物靈,自然生態的山川河嶽,或者是新時代的那些肯定自我、愛自己…這些或多或少都安排在我們某些年節時日當中進行祭祀活動。所以實際的狀況是,初一十五、逢年過節、早晨黃昏、週末假日,我們祭祀的時間其實是比我們認為的還要更多更長。當然這不只是中華文化特殊的現象,在全世界各地的文化裡,祭祀的比我們頻繁的也不勝枚舉,這一種普世的現象。也就是說,祭祀在人們的心裡都佔著很重要的地位。
「祭祀」這件事雖然在外在的形式上,有著千變萬化的方式,但是在「心理上」卻都是一件相同的事情,所謂「心理上」指的是我們的思考、心智的功能,這就像電燈的開與關的功能、電腦的運算功能一樣,不論是開或關,雖然都是經過一些程序產生的不同結果,但在程序上、步驟上都是相同的,我們不管進行任何祭祀的活動,在心智思考處理這件事情的方法過程上都是相同的。這些相同處理過程之前,也都有一個相同的出發點,所以不管任何祭祀,在開始的時候,都是同一件事情,而那個相同的出發點就是「空虛感」,比較強烈的空虛感會感到一種恐懼,而一般的空虛感,則只是內心空虛的感覺。
形成祭拜活動的心理過程其實是這樣的,我們從一開始來到人間的時候,漸漸發覺,自己被身體限制了,然後也同時不斷接收外在的訊息(父母、長輩、同儕、親朋好友、媒體訊息、環境變化…),所以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限制,心智思考裡的限制規則也越來越多,包括很多風俗習慣、傳統、規定、道德規範、價值判斷…這些限制在我們逐漸發展的思考、心智的腦部中逐漸形成固定的功能,然後我們使用這些思考的功能來處理生活中的每一個感覺,然而這思考功能所處理而成的感覺,大多數都是「模擬」出來的,於是我們就漸漸的使用「虛擬的感覺」取代「真實的感覺」來體會生活中的感受。「真實的感覺」漸漸體會不到之後,空虛感就會逐漸增加,也就是說,空虛感是因為缺乏真實感覺所形成的那個狀態,當我們的感受狀態處於空虛感時,我們又會使用思考功能開始想辦法滿足這種空虛感,因為這種空虛感與生命傾向背道而馳,所以生命會趨向脫離此種狀態,這種最令人痛苦的狀態,於是思考產生了很多方法想要改變空虛感,各種祭祀就逐漸產生了!簡單的說,當內心空虛時,思考所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去從事各種祭祀活動,來滿足空虛感,企圖脫離空虛的狀態。
我們都知道,不管何種型式與任何對象的祭祀,其心理的反應通常是要尋找一種依靠,事實上,我們在心理上並不需要任何依靠也能正常運作,也就是說,在思考中縱然沒有任何依賴的對象,仍然可以進行感覺、思索、分析、歸納、推論的思考活動。若是在內心的空虛感逐漸加強,這股空虛感就會依照慣有模式去驅使思考改變現狀,可是思考能使用的資料,也僅僅是腦裡面記憶的那些資料,也就是那些過往的經驗,過往的經驗其實是包含了稀少的真實感覺與過多的虛擬感覺,這些資料再怎麼利用思考去處理,也還是過多的虛擬感覺與想法的重新組合或穿插罷了,這些想出來的祭祀方法也不會令人體會到真實感受,這只不過是不斷重複過去的經驗而已,所以要脫離空虛狀態並非是要用思考去想某一種辦法來獲得真實感受,而是要專注的觀察出我們有那些心理上的限制,並且專注的去感覺每一個感覺,簡單的說,就是擺脫心理上的重重束縛,直接感覺當下遭遇的任何感覺。
祭祀無法獲得任何真實感覺,長時間這樣做是在加強心理上的限制與浪費時間,想要解決空虛感,反而產生越強烈的空虛感。空虛感是我們的人生之所以會感到後悔的基礎,那不但會使我們虛擲了自己的人生,這世界也會因為我們的空虛感作祟而產生的過多貪圖的物欲,而變得傷害他人、傷害整個環境,無情的掠奪、殘酷的行徑。
另外,我們為了脫離空虛狀態所想出來的辦法,不只是祭祀的這些方法而已,包括追逐各種明星、偶像、戲劇、時尚、流行、電子產品、高貴名牌、高級餐飲、名車名錶、明星學校、高級渡假旅遊、崇高的道德…在心理上都是同一件事情、同一種心理過程、同一種發生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