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飲食__vidya


如果我們對飲食的認知僅僅是填飽肚子、維持生存或者身體健康、心向慈悲的範圍,那在我們的思考裡,其實是在逃避與忽略飲食這件事的真正意義。
我們活在這世界上,不管做什麼事、有哪些感覺與想法,都要先清楚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這樣才不會虛耗一生,對於「飲食」這件事情也是一樣。人生的意義或目的其實也不複雜,就是增加我們的覺知能力,所謂「覺知能力」就是我們能感覺到各種感覺的能力,這種感覺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人的一生來來去去、生生死死,任何可以感覺到的東西,也都帶不走,可以帶來與帶走的就僅有這種天生的覺知能力而已,這種覺知能力其實就是我們真實自己所擁有的。要增加覺知能力,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專注的去感覺我們現在所「感覺不到的感覺」,這樣我們就能感覺更多的對象,於是覺知能力就增加、擴展、且更細微了。所以就「飲食」這件事來說,也是增加覺知能力的一個重要的外界刺激,我們都必須藉由飲食這件事來增加覺知能力,這是一種很快速有效的方法,並且是無法排除的需求。飲食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在獲得飲食的徹底瞭解之後,所有其他的事情才有了思考的基礎。
要增加這部分的覺知能力,首先就必須先「完全接受」人體天生就有飲食需求的這個事實,也就是說,我們都得想辦法填飽肚子,才能使身體運作正常,繼續在這個世界獲得其他感受,要「完全接受」這件事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總是想逃避飲食對於我們可覺知到的這個世界的整體影響,而只想獲得其中一個「美味」的感受而已。於是就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飲食料理,只是為了「美味」這種感覺。飲食是一個整體、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循環,從食物外界的來源,如何處理烹調吃進體內,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以及代謝之後回到外界之中,這中間牽涉的所有事情,都包含在內,才能算是完整的「飲食」。我們要接受的就是這過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與我們每個人有關的。如果我們完全接受飲食對所有人、事、物、環境的所有影響,那麼我們就可以開始不帶任何成見與既定觀念的(靜心的)觀察這整件事、整個過程,因為沒有任何思想上的限制、成見,才能看清事實的真相,以及去感覺每一件相關的事實。比方說,我想去餐廳吃一塊牛排,那麼若要感覺與看清「吃一塊牛排」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要實際參與、切身體會、仔細觀察、深入思考這整個過程,也就是說,可以從實際觀察一隻牛從其母親出生以來,每天與他相處,觀察他都怎麼吃、怎麼睡、他的生活、他帶給我的感覺、他吃的草是怎麼來的,他是怎麼長大的,他的情緒,他的行為然後看他如何被屠宰、如何將牛肉分裝、如何運到市場上、如何保存、如何販賣,然後牛肉如何到餐廳、如何冷凍、如何烹調、用什麼油、加什麼調味料,接著送到我面前,將他吃下肚,是什麼味道、吃下去身體的感覺如何、身體有什麼影響、排泄出來的是什麼樣子、吃多了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不僅如此,牛排出的糞便、氣體()、喝的水、他吃的食物、運送、冷凍保存、包裝、如何影響、污染環境,還包括宰殺時的悲鳴相同的,不管我們想吃的是一個蘋果、一盤青菜、一條魚、一支冰淇淋、一片麵包、一包零食我們都得去感覺與深思,這樣才能認清與完全接受「飲食」這一件事情。才能對「飲食」有清楚的覺知能力,否則我們永遠無法獲得「飲食」這種感受,覺知能力無法增加,就失去此生的其中一種意義了。
我們也曾有聽聞,有人可以不進食而依然可以生龍活虎,這並非是奇談或是不可能的事,有人可以完全完整了「飲食」的感受,自然能推向另一種一般人觸及不到的感覺。不過去討論或思考這些不吃飯、食氣者的事情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得專注的完成我們現在沒有的「飲食」感覺,才能完整我們的意識頻率結構(靈魂),這才是我們之所以有「飲食」能力的意義。這同樣適用於所有具備飲食能力的生物。
每個人的身體能夠自動發展出各種覺知能力,包括身體的思考的、感官的、飲食的、性的、運動的這些都與飲食相同,也都需要獲得完整的感覺。身體的意義就在於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