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可以包含我們在生活中所需要「停留的」那些環境,都算在「住」的範圍裡。由於人的身體特性(休息、睡覺)與目前所處的環境(外在侵擾),所以需要一些實際的環境因素配合,有特定的條件需求。比如說,「安全」是基本條件,這個住所需要可以禦寒、遮風、擋雨、防震…以因應氣候的各種變化,還需要避免其他動物、生物的的侵害,「安全」是維持身體存活的基本需求。另外,住所除了「安全」的考量之外,還需提供生活所需的「飲食」,例如飲水、陽光、空氣、食物。此外,若要考量生活的「心智」精神層面,那就還需要人群、社會的群居關係。所以,「住」是多功能的,「住」反應出我們身體、心理的各種因素,也就是說,我們的身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就會怎麼去選擇或製造「住」的居所。
以現在的狀況來看,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50.5%)已經居住在「城市」裡,照這種工業化模式繼續下去的話,2050年可能有七成的人都會住在城市裡。(參考 世界人口)。不管哪一種動植物,都因為其生態的基本需求而需要一定的範圍空間,來行使各種生物機能,人其實也是一樣,需要一個適合的空間大小來生活與感受,把這麼多人擠在這麼狹小的「城市」裡面,本來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參考 城市人口密度),所以問題就會不斷的產生。以「水」來說,每個人都要喝水,把大家集中起來住在一個狹小空間的城市裡,「水」的來源只好仰賴遠方的的水庫、攔河堰,水庫是個大工程,需要消耗很多的資源來建造,後續維護也是工程浩大,要不斷的維修與抽沙,因為沿途經過的河川被工業、農業污水所污染,所以還要建造很多的「自來水處理廠」來過濾消毒沈澱,再建造很多的水管線一站一站的送到每個住所裡,這些「自來水」的品質其實是相當不良的,加上這些水管完工後就沒有再清潔維護,只要不破掉,從來也沒翻開來看過,我們每天飲用這些水,其實是充滿了不健康的雜質、化合物(氯),所以才會產生如此多的淨水設備、方法,這些淨水設備也需要消耗能源,就算我們使用淨水設備將水處理乾淨,這些水的能量仍然很低,除了能維持身體存活之外,無法再有其它的功效了。因為城市居住人口多,所以要集中用水,這些水庫除了工程浩大之外,所造成其河川上游的生態改變是難以返回的,這些河川生態直接影響到整個生物鏈,我們及其他生物賴以維生的「空氣」也會受到影響,因為「空氣」中那些內涵需要來自森林的轉化,這也是整個水與空氣能量降低的原因。如果用自來水來養水生動、植物過了不久就都會死亡,這意涵相當明顯,這些水能量是很低的,而且還含有餘毒。
這些自來水千里迢迢的送到城市裡提供集中的人們使用,使用過這些水之後,就必須要將之送出去,為了不讓這些使用過後水再次污染城市,所以又要建造大溝渠、或是排入原有城市的河川中,又因為臭氣沖天,再建造地下水道。說實在的,地下水道也不過是把污染水送到遠一點的、看不見的地方排出,污染依然在河川、海中。本來人們集中在城市裡生活,便於工作,活絡經濟,是要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可是結果卻是相反的。為了從事生產、上班的交通便利、快速,又建造了很多道路、高架道路、快速道路、捷運,耗費大量資源。又由於人口集中需要大量的水、電,產生大量的垃圾、水、空氣、噪音的污染,需要大量集中化的建築,造成更無法散熱的熱島效應,大量的垃圾處理成本、干擾人心、無法使人安靜的噪音。越無法散熱就越需要耗費大量電力使用冷氣設備。如果我們跳出城市來觀看整個城市的物理環境,城市就變成了污染物的集中處,而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們就正好生活在這些污染物之中。老實說,如果連我們要自己收集雨水來使用都有困難的話,那這種生活如何能不產生恐懼。
在人際關係中,在心理層面上,人口密度如此高的城市,碰撞摩擦衝突是不斷的,為了爭車位、爭車道、搶購物資、更別提高價的房屋,在這種環境中,人心狹小也不足為奇了。人與人之間為求名利、勾心鬥角、互相陷害,因為在城市裡,我們總覺得需要「爭奪」才能獲得什麼,這「競爭」的思維模式,並不是一天造成的,是從小到大、所見所聞累積而成的,人這麼多,「競爭」模式就難以避免,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生活所需。長期處於競爭的思維模式中,我們無法擺脫這種思維模式,不管是物質上的、或是心理上的想法觀念,只要一進入思考模式,「自我防衛」的想法就會立刻反射,這樣一來我們就整日處於自己思考功能中的「自我防衛」面罩之下,無法觀察人、事、物本來的樣貌,換句話說,那就是生活在自己思考籠罩的幻覺裡了。「競爭」與「防衛」是思考自動產生的功能,目的在保護自己的生存,這本來是種幫助我們生活在物質環境,延續身體存活的必要功能,但在這過度競爭的養成環境,卻讓這種功能成為痛苦的根源。不論是身體上或是心理上的,工作上或家庭上的,我們都不斷的需要抵抗或逃避,這些環境上污染與心理上的衝突壓力,這已經讓我們消耗了身心太多的能量,所以我們無力再面對真正的問題根源,在「競爭」與「防衛」之間不斷的失去時間、失去生命的能量,沒有能量我們就無力去真正思考,每個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究竟要獲得什麼感受,沒有了這些因人而異的感覺需求,「空虛感」必然是免不了的結果,而「空虛感」則是痛苦的深淵與恐懼的根源。雖然說,這城市的物質與心理的環境會令人無力清醒,不過處於這種空虛的深淵也能是一個認清的機會,認清痛苦原因的機會。
「住」的方式完全是「人為」來決定的,人們可以完全決定要如何居住在這地球上,只要我們排除身體生存、社會制約、經濟制度的恐懼,重新思考「住」的意義與價值,以及在「人生」裡所呈現的影響,這樣的過程能使我們察覺更寬廣的感覺,這種察覺就已經包含了人生的目的,那個覺知細膩化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