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0+1=?】__vidya



通常我們都是從獲得的訊息來開始建立思考規則的,不論這些訊息是從哪裡獲得的。當我們獲得越多訊息以後,思考的規則與模式就會漸漸改變,這是我們思考能力改變的軌跡。獲得訊息的多寡、粗細是察覺能力的差異所致,也就是說「察覺能力」其實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則充分的顯示了我們有多少察覺能力,所以察覺能力改變,思維模式就會跟著改變。比如說,0+1=?,這件事。

首先,當我們開始有了「視覺」以及「資料處理」的察覺能力,資料處理能力則稱為思考、思維能力,對於這個「0」的在資料處理能力中所映對的資料便是「看不到東西」,「1」則是對映到「看到一個東西」,「+」則是資料處理能力去模擬實境的功能之一,是模擬把兩個資料重疊放在一起的情況,「=」則是在模擬結果的放置之處。如此依照「視覺」與「模擬」之後,就會得到一個模擬的結果,「看到一個東西」,也就是0+1=1」。當我們的資料處理在作「視覺」模擬之前,有一個既定的條件,就是「空間」,所有東西都是在「空間」裡面的。這也就是說,「視覺」的最底層察覺就是「空間」,有了空間的察覺基礎之後,才能模擬,才有運算結果。這種「模擬」也可稱為「推論」能力。基於「空間」感覺為基礎的數學運算適用於我們感官察覺的能力,這種察覺能力決定了科學的範疇,當我們使用了放大300萬倍的電子顯微鏡來增加觀察範圍,(量子力學)發現什麼都看不見的「0」並非什麼都沒有,不時會冒出新東西(量子),而本來有一個確定的東西的「1」也不是那麼確定(參考 不確定性原理),那麼0+1就不是那麼肯定的等於「1」了,變成了一種機率、狀態這類不確定性的結果。由此我們開始對於感官所設定的「空間」對於詮釋量子現象的侷限,故推演出另一種「空間」來詮釋這些現象(參考 希爾伯特空間)。不過這「不確定性」應該也只是在我們感官察覺與量測儀器的極限所致,「看不到」就說那個觀測的對象是「不確定」,這種思維仍然是目前察覺能力的建構的封閉思維模式。
另外,腦部思考的那些資料是一種「對映模式」,是「察覺對象」與「記載資料」的對映,比如說,「1」的資料就對映到一個東西、一句話、一件事,這種「對映模式」的發生已經潛藏了兩個基本運算,就是「分析」與「歸納」,把「1」關連到各種事物現象上,其實已經將這些對照的事物分析成具有「1」的特性,並聯繫到相同的資料上,這亦具有「濃縮資料」的功能。這個腦部資料處理的功能(思考)以歸納方式來「關連」這些資料,於是這些「資料」與「關連」一起發生就有了「記憶」的能力,記憶的資料若屬於比較接近身體感官的資料訊息,則這些記憶就偏向「情緒」,記憶的資料綜合了感官與情緒,就能模擬成一個「情境」,彷彿實景再現,這些感官、情緒、記憶、情境、分析、歸納、推論的功能交互運作成為了我們的思考、思維的功能。這些思維的功能之能夠所以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擁有相對的察覺能力,這些察覺能力就使得這些功能在生理與物質上產生實際的腦神經連結(參考 想法)。所以我們的察覺能力是建立思維模式的根本,思維模式則產生了科學、社會、文化、經濟各類知識、技術、應用與實際生活。這種「對映模式」其本身就是一種「幻覺」,因為對映到腦中的只是資料與一些關係,跟那個對象並不等同。不過這卻產生了「各自的世界」的這種感覺,要產生這種感覺其實是很困難的,條件也是很複雜且嚴苛的,需要整個物質、生靈、環境、星球、太陽系、重力的配合,這種「幻覺」其實是得來不易的。若不是要得到這種感覺,何必這麼大費周章,當個跨頻率(密度)的靈性個體會更簡單一點。
改變察覺能力有兩個方向,一是改變感官的察覺能力,比如說視覺變差了、嗅覺遲鈍了,這樣我們腦中的資料對映到實際的事物就會變得模糊,比如說以前覺得李子酸跟桃子酸有很大的差別,但由於嗅覺味覺變差了,所以變得無法分辨這兩種酸,然後想法就跟著改變成把桃李對映到相同的植物了,察覺能力變得比較遲鈍。當然,如果感官察覺能力變得更細微,那麼思維邏輯也會變得有更清楚的分辨力。另一個方向是,發現事物間的新關係,這是運用思維能力的效果。比如說發現所謂的「雜草」並不是在跟農作物爭奪資源,而是互相仰賴與共生,有雜草一起的農作物特別抗旱、耐病蟲害、生命力更強…(參考 雜草)。觀察到這種關係之後,可以使我們的思維模式改變,進而感受到不同的感覺(不是感官的感覺)
0+1=?」是可變的,只要察覺能力改變,時間、空間也會雖之而變,所有「確定的」基礎都會改變,因為「察覺能力」是唯一「顯現」的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