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是這樣的,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一大堆人、發生一大堆事情,訊息在社會之間傳來傳去,然後在「物質」層面上發生了一些碰撞、改變,比如說製造了器具、蓋了建築物、生產了農產品、進了醫院打針吃藥…就稱為實際發生的事情。可是實際上,在這個「物質」改變實際發生之前,這些事情早已經在每個人的「內心」裡面發生了,也就是說,我們在實際去作某件事之前,心裡面一定會先產生一些想法,所以這些內心裡面產生的想法也是一種真實的「思想社會」。然而,在內心的想法產生之前,還有一種叫做「直覺」的東西比想法更早發生,「直覺」是在察覺到想法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這種「直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也或多或少都可能感覺到,這種感覺總是無來由的發生在比思維更深之處,所以這也是一種「直覺社會」。這也就是說,物質社會、思想社會、其實都是被引發被動發生的「現象」,是被每個人的「直覺」所引發的。
不過現在目前社會的狀況,「直覺社會」仍屬較少數,大部分還是屬於「思想社會」所引發的社會事件,意思是說,大多數人們能感受的主要來源還是「思維活動」。若以「思維活動」為主要感受對象會發生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因為「思維功能」本身的問題所引起的。「思維功能」的問題在於「自身衝突」,也就是我們自己的眾多想法,以及自己與別人的想法很容易發生「衝突」現象。比如說,當政府想要「徵收」這塊地來蓋工廠、作商業區,或者中飽私囊,而農民想要保留這塊地來種植稻米的時候,衝突就發生了。(參考 我們只是在抗暴、劉政鴻,你的5000萬是哪裏來的呢?、劉政鴻債務減少5000萬,賣地說之疑點)。「思維能力」之所以會發生這種衝突原因不外乎是「片段訊息」。所謂「片段訊息」其實是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因為我們的感官(眼耳鼻口身)所以接收到的訊息都是片段的,我們只能看清楚十公尺內的東西、聽到幾十公尺內的聲音、聞到幾公尺內的氣味,這些訊息進入我們的頭腦裡面之後,就形成了我們「思維能力」的基本資料,如果我們不將這些腦中的資料好好的條理清楚的整理一下,就發生一大堆衝突,比如說有些人既要吃飯又要「濫徵」農地,不讓人務農(生產糧食),既要身體健康又要在食物裡添加一大堆有害添加物(參考 食品安全),既要拼命經濟發展又想抑制通貨膨脹(參考 通貨膨脹),要愛護動物又要吃一大堆動物的肉,既要開放兩岸交流,搞兩岸統一、歷史定位,又要維持國內經濟、社會安定(參考兩岸服貿協議對我國的衝擊分析、服貿談判.幕後解密),既要維護軍中人權又不思索發生虐死原因(參考 軍隊),又想放生又不作詳細的計畫(參考 鯨鯊野放失敗檢討),既要到處參訪大型寺廟教堂又要保護自然環境…這些都是「思維能力」裡的規則發生衝突所導致的社會衝擊。而我們思維能力由於感官天生的限制以及其「規則式」的運作方式,一開始就處於「規則」混亂衝突的狀態,這並不奇怪,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狀態。這種狀態在我們「直覺」與思維能力真正發揮作用以後,就能改變這種混亂狀態。一個有效的解決的方式是「整合」,也就是將相互衝突的思維規則「整合」成可以運作、沒有矛盾的規則。當然「整合」有時需要包含摒棄與現實可行的考量。
很多事情本來就是沒辦法並存的,比如說要收成良好優質的農產品,就沒辦法到處徵收良田來蓋工廠、進駐商業或者貪污收回扣,抉擇的第一步是要清楚的感受那種非思維式的「直覺」,也就是說這種「直覺」不是想出來的那種選擇或感覺,這種直覺可以摒除一些本來就互斥的事情,然後用這種「直覺」來開始思索人的使用與平衡生靈、環境的方法。那種「永續與平衡」「和諧相處」的直覺,告訴我們說,我們必須在保持永續與平衡前提下,才能利用工業技術來製作生活所需的器具。所以要進行工業、經濟發展得要選擇不適合耕作的地方來進行,且必須以最小規模,最嚴謹的環境保護規格來進行,且不能以外銷為導向,因為一談到外銷,就要大量生產,那環境破壞將會無法控制。這「經濟發展」本身就已經隱含了無止境破壞環境的意義,因為不斷的增加製造,事實上就是不斷的增加環境破壞。
雖然說這種「直覺」人人都有,不過因為很多因素而被我們的察覺所忽略,忽略的原因大致上有兩方面,
一、消耗精力,意思是說,當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苦,然後為了生活疲於奔命,耗盡精力,就沒精力去關心與自己相關的社會制度變遷了...讓大家生活苦的方式有很多,最簡單的方法是「通貨膨脹」,一旦我們賺的錢變得越來越沒價值,那麼我們只好再努力多賺錢,家裡一個人去工作變成夫妻兩個人都去工作,工廠上班八小時變成輪兩班,老師不只上課教學還得搞行政、招生、辦活動...有人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被剝奪,諸如輪班工作的基層警員、生產線不能停擺的產業,晶圓廠、機械類工廠、很多服務業、基層醫護人員、公司行號…
二、資訊操作,由於人們的精力已經被工作消耗掉大部分,所以除了工作之外的時間,就只能休息,身體休息與精神休息,身體休息就是睡覺、放鬆,精神上的休息就複雜一點,統合來說就是移轉注意力離開那消耗的痛苦情境之外,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休閒娛樂,事實上就是催眠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的精神休息。比如說,美食娛樂、流行時尚、旅遊玩樂、八卦花邊,政論謾罵..如果我們需求人數眾多的話,媒體當然也樂意提供這種資訊。不過這並不表示這些所謂的「休閒娛樂」都是不能去作的,問題我們是能不能發現這些休閒娛樂,是不是在逃避那些消耗精力的痛苦而產生的,如果我們能發現,並且在可行的範圍內改善一些工作狀況,那麼這種逃避式的休閒娛樂就會逐漸減少了。
所以恢復「直覺」是改變社會的有效辦法,要恢復直覺可以從「消耗體力」與「資訊操作」兩個原因來著手改變,以達到這個效果,從「思維社會」轉變成「直覺社會」。這「直覺社會」當然包含了思維社會與物質社會,只是不同於「思維社會」的是,思維能力已經變成了「直覺」的工具,並能擺脫「消耗體力」與「資訊操作」兩個思維功能所產生的各種共處方面的問題了!
鯨鯊野放失敗檢討,http://e-info.org.tw/node/8755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