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這種東西本來很難理解,之所以那麼難理解主要還是因為它是一種「感覺」,看不到、聽不見、摸不著,不過卻能真實的感受到。或許我們應該把認知的標準擴大一點,只要能「感受」的就算是真實的。
把感情精確一點的來說,應該屬於感覺的一種,事實上,萬物(存有)都屬於感覺的一種,所有的東西、所有的意識都在每個層次裡向上發展更高的層次(如圖),每個層次都有各自的「感覺」,而「人」這種複合體已經發展到達「心智層次」這種感覺了。我們從心智層次的最底層,感官子層次,漸漸抽象化發展出情緒、回憶、情境、分析…在每一個子層次的「我」也都會產生不同的感覺。所以「感情」是一種感覺或多種感覺混合成而成的感受,垂直的涵蓋心智層次的七個子層次,混合了多個子層次的感覺而產生複雜的變化。一般我們在理解上會將感情分成很多種,像是親情、愛情、友情…一般的友情通常是比較屬於回憶、情境子層次的感覺,比較淡一點的友情通常是較高子層次的感覺,像是在情境、分析、歸納子層裡的感覺。感情的濃或淡也是一種感覺,這種濃淡感指的就是,混合越多低層次的感覺會具有更濃的感覺。當然,也不是說高層次就比低層次好,感覺本身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別,只是發展前後的差異而已,這是自然形成的,每一個層次都是同等重要,必須互相融合運作的。抗拒任何層次都是偏頗的,因為只要一有任何排斥,痛苦會接著發生,這也是自然的規則。
人與人,乃至人與動物、植物、萬物,目前都是靠著心智層次的「感覺」維繫著關係,一旦彼此在某些層次的關係改變,就會改變這些關係,這些感情、理性的感覺是貫穿萬物關係的連線。若是沒有互動,感覺將會消失,感情與理性也會隨之消失,不同的互動會產生不同的感覺,構建不同程度的感情與理性,這是自然的過程、自然的規律。
互動產生感覺與關係的過程大約是這樣,比如說爬山這件事情來說,當正在爬山時,熱與喘的感官感覺會同時發生,當這兩種感覺發生牽連時,感覺的比較與統合便會開始自動運作,抽離出快樂與厭煩的情緒,當「我」將注意力放在快樂的情緒上,於是爬山就會連結到快樂的情緒上,而會弱化厭煩的情緒。若與朋友一起爬山,然後將朋友們當時的情緒(歡樂)抽離出「同樂」的感覺,變成「回憶」的子層次裡的一員,這時有關朋友們的記憶也會連結到此一「同樂」的回憶裡。若是往後再發生「同樂」的事件,則會繼續抽離出不同回憶裡的內容,例如「共苦」,再產生「同甘共苦」的情境,當然又會引入更多人事物,組成這種情境。所以說,這種對於人事物「感情」的形成都是漸漸發展的結果,也是心智發展的軌跡。在比對一些不同情境之後,便抽離出各項元素,就進入「分析」子層次的作用,然後比較這些元素的異同,再進入「歸納」子層次功能。一般我們稱之為「理性」的部分指的是分析、歸納、推論的功能產生的作用。可是事實上,這種理性都是基於我們所謂的情感作用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若是消滅了我們心智底層的情緒、回憶、情境作用,上層的理性就會消失不見了。所以我們身為一個「人」複合體,就必須整合協調這些功能,並且讓這些功能不發生衝突的順利運作,不然「我」就會在這不和諧「人體」內,過著充滿痛苦感受的生活。再者,我們若沒有理性的思考以提供抉擇,僅僅使用感官或情緒產生的結果,作為行為抉擇的選項時,往往都是選擇了不平衡、不和諧的作為,這樣的話社會混亂就是避免不了的。
「心智」層次的功能架構在感官與情緒的基礎之上才會獲得平穩的發展,我們不斷在事實上發現,在情緒上失調的人往往在理性裡充滿了矛盾,故而產生更多生活上的問題與痛苦。反之在情緒上穩定平衡的人,在理性上容易豁達與心胸開放,生活也比較快樂(一般常說有愛的小孩人生觀比較正面)。
所以,一個以「感情」為基礎,以「理性」為發展的社會,才有和諧的可能。無論是失去基礎或是失去發展,都是不快樂的社會。有人說,其實我們人類族群是一個有機體,以人類整體而言,應該可以保持和諧運轉,而人與世界萬物是更大的有機體,也是可以永續運作的,人類本來就具有和諧融入萬物的本質,不然是不會有這種東西出現的,就正如感情或理性一樣,只要出現都是有作用的。感情也好,理性也好,只要有正確的位置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