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認識自己」也沒有那麼遙不可及__vidya
我們對每一個詞彙(任何符碼皆可)都會有一個內心相應的感受,如果那個感受是我們偏好的,那麼我們就會經常使用那些詞彙,所以其實我們仔細的去感覺每個人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感覺出作者在內心中相應的那些感受,而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也由此統合而生,只不過我們在統合印象時,事實上也在用自己的偏好來從對方的文字中擷取自己內心裡面相應的感受,這樣兩相對照之下,對於一篇文的各自解讀就可能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若我們經常會對某些用語、詞彙或文句有「相應」的感受,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感受到對方描述的真正意涵,實際上我們只是在用自己內心裡面那些已經存在的東西,去對照一個外來的訊息罷了。只不過我們自己所表達出來的各種符碼也充分顯示出個人自己內心的狀態。而這就是我們要找的。同樣的,我們若能找到自己的內心中藏有哪些東西,一樣能找到他人內心中的東西。
一個完全沒有為群體利益著想的人,我們是無法從他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符碼中(語言、文字、行為、各種非文字作品...),找出有任何不屬於「個人利益」的影子的。
事實上,我們對於每個「詞彙」都有一些既定的反應,這些反應若我們不曾加以往上追溯,就不容易發現那個詞彙背後隱藏的內心因素為何。一個人所慣用的詞語(描述風格)可以表現出這個特定人內心的偏好取向,偏愛中性詞彙的人,通常偏好的傾向較不明顯,對於人事物也比較冷靜對待,相同的,偏好負向或正向詞彙的人們其內心(潛意識)中多有偏斜的狀態,這並不是說哪一種好或壞,只是每個人偏向不同,偏向不同與「慣性/業力」有關,是一種天生的指向,察覺這個也能開始認識自己。
以中文字「癡愚」來說,一般都帶有強烈的貶抑意味,經常使用「癡愚」這個詞彙,一般都是透露出其「歧視」的內心出發點。事實上很多人喜歡把「無分別心」奉為修行的準則,但是卻又時常將「癡愚」掛在口上,這其中的衝突,應該也不難發現。
我們若要「認識自己」則要從自己慣用偏好的文字或任何符碼上找尋到蛛絲馬跡,寫日記、作文、繪畫、或者任何交談、討論都存在的自己內心深藏的內容,而我們要發掘的,不僅是那些符碼的表面意思,更重要的則是符碼後面潛藏的內涵,那才是我們自己的真面目。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