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個特別的嗜好,喜歡找一個東西擺在面前,然後努力的追逐它,那種東西我們稱之為「目標」,或者喜歡找一個障礙,再奮力的克服它、對抗它,這也是「目標」。好像設立一個目標這件事是人所共有,不得不為的事情,我們就是有那種原生驅動力,驅動產生一些目標。有人認為這是件好事,是人們生活的原動力,有人則認為那不是件好事,那會使人無知的被驅動而過著奴役般的一生。其實不只是人,所有萬物也都有這種傾向,這種「原生驅動力」正是萬物變化的本質,是確實存在的。正如狗追自己的尾巴、人踩自己的影子、月球繞地球、地球繞太陽…
萬物的本質是「意識」,所有的東西都是各種不同階層的意識所組成的,而「原生驅動力」是意識的特質,所以萬物都含有「原生驅動力」這種特性。這種特性會促使在同一個系統內部的意識產生兩種分化的區塊,比如說,生物會產生雌雄,磁鐵會有兩極(地球是個大磁鐵),古人說這叫做「陰陽」兩極,陰陽雖在同一個系統內但是卻會互相對抗與排斥,也就是說,當我們產生想要追尋的「目標」時,其實我們是在尋求系統中的另一個部分,所以在系統內的每個個體都在尋求另一部份的時候,這個系統的內部就會處於混亂、混沌的狀態。
每一個系統內部都可以再分成兩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都可以再分成兩個子子系統,當兩個對等的、相抗衡的子系統合併觀察時就變化成一個系統了。比如說對於世界上所有的雞組成的一個雞系統來說,公雞群與母雞群是兩個子系統,這兩個子系統會互相追求與抗衡,又對於公雞子系統來說,大公雞與小公雞也是兩個子子系統。生物學上有個系統階層,界門綱目科屬種,共七階,也正好顯示這種相互對立又相互包含陰陽系統觀。
自古以來總是有唯心與唯物兩個世界觀在爭論著,不過說實話,在我們心裡有時覺得唯物論是對的,有時又覺得唯心論是對的,時常覺得內心的感受重要異常,又時常覺得外在環境異常重要,這種衝突掙扎是持續不斷的心中深處上演著,我到底該維護感情或者追逐金錢呢?或者總是會後悔追逐物質而放棄情感。擴大來說,爭端可能變成是「先改變環境,還是先改變心智狀態?」這種問題感覺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類的問題。跳出爭端的定位點是「環境與心智是一個系統的兩面」「雞與蛋是一個雞系統的兩面」,真正的改變是改變這一個系統的「總和」,否則無論在系統裡如何的運作,都只是「陰陽消長」罷了,跳不出原來那個系統的,只是在裡面無盡循環罷了!
所以又有一個大問題,在系統裡的子系統,要怎麼改變整個系統的總和?在(環境/心智)系統內的心智或環境子系統怎麼改變這個(環境/心智)系統的總和?答案其實很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在一個完全密封的水桶內,無論裡面的水再怎麼轉,水也不會變多或變少的,在一個完全沒有外力的封閉系統內,無論環境或心智再怎麼改變,整個系統是不會改變的。我們讓環境變好,心智總和就會變差,讓心智總和變好,環境就會變差,這是一種系統內的消長,改變不了整體分毫的。再怎麼努力追求目標,再怎麼想使世界美好,對於整個(環境/心智)系統來說,都是沒用的。
唯心與唯物是一個系統,兩者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兩者是共同運作的一個系統,感受與外在也沒有孰輕孰重,也沒有哪個比較高尚,哪個比較卑賤,只是系統層次不同罷了,本質都是一樣是「意識」這種東西,不僅是人,所有萬物都是既唯心也唯物的。當我們完全接受了系統都有兩部分的事實,這兩部分沒有高低上下、優勝劣敗的事實,並且不在追求「目標」的時候,才是讓系統內部趨於和諧並解決衝突混亂的辦法。至於整個(環境/心智)系統的總和要怎麼改變?或許在本系統外的更大系統發動影響才能改變這個系統的總和,不過這種想法也是一種典型的「目標」,這是不必要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們讓心裡那些目標、欲望、希望、期盼、盼望、希求歸於平靜之後,便能引入更大系統的能量,改變原來(環境/心智)系統的總和,那時系統才能整個進化。進化是關於整個系統總和的改變,只改變雞是不會改變(雞/蛋)系統的,發誓拯救全世界的苦難,其實也只是讓世界陷入更苦難罷了!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我們想的和我們作的老是顛倒的,我們想要搞好教育,正好搞砸了學校,我們想努力醫病救人,就正搞壞了醫療,我們想要促進經濟發展,讓生活更好,卻剛好讓大家疲於奔命,生活越來越痛苦,我們想要改革司法讓社會公平正義,司法卻正好剝奪了社會的正義,我們想要美好的文化生活,卻每天在弄大型晚會,或者施放煙火。我們(環境/心智)系統的總和是從來也沒改變過的。
至於那個神秘的「原生驅動力」是怎麼來的?請洽程式設計者查詢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