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全面的觀察__vidya


這世界很奇妙,一件事情的發生前總有多重的原因,一件事情發生後總有多重的效應,所有事情都是這樣,沒有一件例外,所以我們老是覺得這世界是連在一起的。更奇妙的是,人們在觀察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只接受某一部份而不接受另一部份,這種「選擇」的功能似乎是所有「人體」都有的基本功能,與生俱來的。不過對於思考後的想法來說,「選擇」與「接受」卻是兩回事。

雖然說,我們「人體」這個與外界接觸、獲得訊息的介面功能不夠全面,我們只能接收到某些頻率的訊息,光、聲音、氣味但是「人體」具有記憶訊息的功能,可以將已經接收過的訊息紀錄起來,雖然不是紀錄到全部接收到的訊息,但是足夠往後之用了。另外還有個腦部器官可以利用這些記憶來執行運算,於是我們擁有除了記憶以外的抽象化、比較、分析、歸納、運算的各種「思考」功能。這「思考」的功能相當有用,我們可以記住以前發生過、觀察過的事情加以分析、比對、歸納找出一些規則並加以應用。不過,同樣的,「思考」這個功能也有多重的效應,用得不恰當,問題就會一大堆,越強大的功能,問題就會越多。

大家都知道,腦部的功能非常的複雜,但是說穿了,腦部的功能其實只是在做一件事,就是「形成規則」,我們「人體」收集到的訊息進入腦部開始運作的時候,腦部就會自動產生許許多多的腦神經連結,這些連結最終產生了「形成規則」的效果,也就是說「形成規則」人體自動化的行為,這件事一直在我們的體內發生,不曾間斷,只要外界訊息不斷的更新,思考規則也是不斷隨之更新改變的,這些自動生成的規則會讓我們產生各種情緒與想法,也隨後產生了實際行為。所以大家都說教育很重要,指的就是這種形成規則的過程。但是教育若只是注重「規則形成」的控制,那教育就只是製造一群生化機器人的過程而已阿!

「記憶」加上「規則」等於我們的「思考」功能,這個功能可以使我們作「全面觀察」。試想,如果我們沒有記憶、不記得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那個我們對於世界每個角落所發生事情的關聯就不可能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就是說,「思考」可以讓我們將每件事情的時間順序、空間位置的前後關聯、相關事物,抽象化成符號之後進行「關聯」,這些關聯就形成了規則。於是當我們的訊息越是全面,所獲得的「規則」就越接近事實,如果我們不帶任何前提的去接收訊息,所自動產生的腦部思考規則就會越接近事實。在實際上來說,如果我們經常收看美食節目、流行報導、消費新聞,自然而然我們腦中全是這些內容,無論思考怎麼「選擇」,選出來的結果也幾乎在這些範疇中,那是跳脫不了的,因為這就是腦部「思考」的功能。

其實「思考」功能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別,只有深度與廣度的差異,當「思考」抉擇了好或壞也只是在記憶可及的範圍中以及所形成的規則之上執行出一個結果罷了,一旦訊息來源更廣更深,這些規則就會改變,思考後的結果當然也會跟著變更。整合越多樣化訊息而產生的規則,則越能包容各種現象,不發生衝突。所以解決衝突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吸收更多不同範圍的訊息成為新的規則,這就是「全面觀察」的特點,統觀邏輯的表現。就像我們原先可能覺得蘋果掉到地上腐爛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不過當觀察到腐爛的蘋果是滋潤土地的養分而長出其他樹木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一點也不可惜,或者總是認為細菌病毒侵襲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生病元兇,但若是發現這些病毒細菌是我們免疫系統發育成長的重要外因,有些細菌也會幫助人體吸收很多營養素,所以我們就能收起對於病毒細菌的對抗,並拭去對於他們的恐懼。

「思考」功能總是以更全面的觀察來前進的,發展「思考」這項工具是舉步維艱的過程,唯有仔細觀察「思考」的所有功能才能巧妙的使用它。但是我們不必急著介入自己或別人思考的功能,只要我們能夠「否定」自己的各種想法與感覺,質疑這些感受,才能脫離「思考」的牽引,不被這完全自動化的機能所控制。否則我們就能生活在舊有記憶中裡所產生的規則下,過著感受侷限的生活。

「思考」這個功能牽著我們的牛鼻子,繞同一棵樹已經很久了,無論拿著多高科技的產品,我們得先解開這條鍊子,才能帶著鍊子離開這棵樹的範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