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競爭+物質」的思維模式__vidya

若思維模式跳不出「競爭」與「物質」的範疇,那麼我們的生活很難有其他的意義被發現。把「想像力」禁錮在對於物質的想像,實在很難發現「未來」與現在有什麼差別,若要在實際感受上有所進展,內心的轉變是唯一的指標。



「慾望無窮」是內心呈現的一種狀態,我們若是一種慾望無窮的物種,那麼再多的地球資源都是不夠用的,當我們只有一棵樹的資源,該先思考的是,如何用盡辦法,完全不管環境的讓此樹產量增加,還是該發覺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產量?我們心裡面的那個觸發思索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的無窮慾望,還是為了考量人與環境的整個和諧?「資源」都是夠用的,如果可以收起我們內心中那個無窮的慾望。所以「競爭」的思考模式也可以因為慾望的自覺(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而超越的。

無論科技多麼進步或落後,不管經濟制度考慮得多詳盡或多簡陋,其實都不一定會發生問題,這些科技、制度都是可以拿來使用的,問題也僅僅是在於,人們(大多數人)能不能收起無窮的慾望,而自覺「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一切表面上的問題都會變得容易解決了...不然,無論我們怎麼改,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是永遠有衝突,無法和諧相處的。

這社會中的所有事情,所有政策制度的善意,到頭來也都是被「人性」中的那些自私特質所扭曲了,正如粗糙的公共工程、政商的利益掛勾、破壞環境的經濟開發、窒礙難行環境政策、觀光軟體的發展計畫、能源替代計畫...不都是被私人利益而扭曲變形,成為了社會的毒害了嗎?

如果我們想繞過「人性」的黑暗面,不正式面對這種內心的黑暗面,那就沒有所謂的「解決問題」這件事,問題都會層出不窮的,事實就是如此發生的。而要超越人性的自私只能由「自覺」開始,沒有了更多人的「自覺」,就難以「解決」任何有關群體社會的問題。

這不是曲高和寡、不切實際的理想,更不是要把政府亂槍打死,這是要改變「群體本質」、「社會體質」的實際作為,只有體質改善了,問題才會真的變少,很多改變體質的過程是衝突慘烈的,這些衝突混亂正是刺激大家產生「自覺」的機會,也是改變「社會體質」的機會,除此之外,任何表面的和平,也不過是掩飾太平的假象,並非內心真正的感受。

意識的察覺是不斷演進的過程,而這包含了所有現象,混囤、衝突、統合...任何社會現象都只反映的一件事,就是群體的「自覺」程度,所以不管任何時候,要解決現在的問題都有賴各自的「自覺」,一旦「自覺」程度提升,原來的問題就會煙消雲散,比如說性別平權的問題,我們現在的「自覺」程度是不可能讓我們走回裹小腳、守活寡得貞節牌坊的社會觀念了...自覺的程度指的是,察覺到的意念所影響的範圍,也就是說,當某人認同什麼觀念A,而那個觀念A是牽涉到多少人事物的利益,就是指某人的自覺程度,自覺程度越高的人,所察覺到認同的觀念會利益越多的人事物。

若以「核能」的應用來說,或許20、30年後,社會就不會再認為這是個需要討論、衝突的議題,正如我們現在不會再去為了「貞節牌坊」產生任何衝突一樣。

價值觀的改變乃至於形成共識,都是來自於自覺的改變,存續的價值觀正是代表較高等的自覺,沒有群體的存續,就沒有個體的存續。因為「自覺」的發展是擴展的,由個人擴展到群體,一般耳熟能詳的說法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從人類的歷史、生活方式的演變來看,都有其相對的意識(人性)演進,若要「務實」則要觀察長遠歷史的趨勢,而不僅是眼前的現象,因為針對「片段」會讓人僅止於表象的瞭解。

如果我們觀察人類歷史,任何人性內在的改變都有經過「衝突」的時期,「衝突」有大有小,大至戰爭屠殺,小至爭議反對,都算是「衝突」,每一個「民主化」越深的國家、社會、群體都經過大大小小的衝突而達到另外一種內在的觀念轉變,這不僅是事實,也是無時無刻正在發生的事情,不管有沒有期待,或有多少期待,這些事情都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所有的價值都只出於「自覺」的狀態,只有物質觀的未來,不是未來,只是原地踏步的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