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某人Y將這整件事情L,只察覺到A,B,E,或者另增加為A,B,S,T,E,那麼對於某人X來說,某人Y的理解(與其行為)就會使某人X產生不連續的斷層感,也就是「無法理解」的心理現象。
所以當抗議者(X)與官商(Y)之間,察覺的細密度有所斷層,那麼就是一種「內心衝突」的實際現象,不過這種「衝突」是刺激細密度彌合的過程。
正如此句的前段所述,「此種缺乏意義、此種荒謬,是新秩序的特性。就像波許在其地獄圖像中所預見,地平線不存在,世界在燃燒。」,「缺乏意義」「荒謬」都是指這種察覺細密度的不連續,「新秩序」是指彌合後的狀態,「地平線」是指相互衝突的界線,「燃燒」則是指「衝突的過程」...
如果以這樣的角度(察覺不連續)來解釋「幽閉恐懼症」的形成原因,當某人X處於某個侷限的空間時,對於週遭的察覺對象多寡(對於空間的感覺、有多綿密)與之前記憶中的空間密度感有所差異時,就會升起一種恐懼感,這種恐懼感來自察覺的斷裂(不連續),也屬一種空虛,這種對空間察覺斷裂的不連續感應是從「潛意識」中升起的,因為我們無法控制這種空間感。而「潛意識」亦有來自於累世經歷的成分,說是前世之因是極有可能的。
解決的方式仍是發生的當下,勇敢專心的去感覺那種感覺,看看有什麼念頭會出現,然後去完成那些念頭,這種恐懼感就會消失了...
之所以「潛意識」中的空間感與現在的空間感有所差異,可能的解釋是,以前(累世)你待過不同密度的空間,也就是說,你(有這種情況的人)可能跳躍了不連續的密度來到這裡。
對於「空間」來說,是一種「密度」的現象,也就是說空無一物的「空間」裡面,其實還是有東西的,東西越多密度越大,我們常聽到說這成道、成聖、開悟、解脫者所感受到的環境(訊息)是不同的,這意味著他們所能察覺到的密度空間與一般人不同,與人不同的物種也會有不同的察覺能力,察覺不同的密度之中的訊息。
雖然一般我們會說有不同的密度,實際上,「密度」是連續的、類似漸層的分佈,所以我們察覺能力的演進也是漸次的、慢慢的、漸漸的改變的,也就是說,當我們某部分A與B的察覺能力相差的水平比較大的時候,就會發生察覺兩件事無法連續的狀況。一般在小範圍的不連續時,我們都能彌平這種差異,不會對穩定的察覺狀態(精神狀態)造成太大的影響,其實大家多多少少都會發生這種情形。但是在演進的過程中如果部分A的察覺密度適合現在的環境,但是部分B的察覺密度有大一點的跳躍,對於現在所處密度的適合度比較低,那麼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