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希望」這種想法的?恐怕我們自己都已經不記得了。若我們仔細的觀察一個幼兒,會發現其實幼兒所呈現出來的那些簡單希望,是從他們有了一些經驗之後,然後再從這些經驗中「延續」的結果。例如去過哪裡、吃過什麼、做過什麼,然後外界(大人、小孩、電視、童書…)不斷的提醒他們可以再度嘗試、引誘、獎賞或處罰這些經驗,於是幼兒隨著成長漸漸的形成了延續、變化、交換那些過去經驗的模式,這些把舊有經驗變成「未來」對象的想法,就是「希望」。所以「希望」這種想法,來自於我們「外界訊息」影響與「自我加工」的結果。若我們無法瞭解「自我加工」的功能,而讓這種功能隨著外界訊息來發展,那就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所有想法都是受訊息所影響的。
「自我加工」的過程是一種腦部神經結構形成的過程,在我們使用自我的「注意力」去感知事物的同時,這種「注意力」是將能量灌注在某個特定的腦神經所記載的記憶上,也就是「想事情」的活動,這種能量變化會致使神經連結結構在物質型態的上的改變,很多醫學實驗或調查報告都顯示,不同想法、觀念、知識的不同群的人腦部的結構方式是有差異的。一旦「注意力」長期集中在某些「記憶」上的時候,也就是長期灌注能量於某些神經區域,這些神經區域亦需消耗相對能量來應對以產生「思考」(注意力能量是種誘導訊息,來誘導物質能量產生運作),使腦神經形成複雜的循環結構,更容易奪取其他區域的能量來支應,以致腦部的功能不均衡發展,導致「想法」總處在對立衝突矛盾混亂的不和諧狀態,然後產生外界的混亂結果。
所以我們的種種「希望」,其實一點也不自然,它是讓外界訊息左右並無法獲得自然平衡發展的結果。既然它不是自然的產物,也就不能與其他環境和諧且有秩序的相處。我們都「希望」以後可以獲得自己的某些目標,將自己或其他人事物改變成另一種狀態,事實上這樣一種「想法」僅僅是讓自己變得遲鈍,這些「希望」會限制了我們感知周圍現況的能力,我們只在意「希望」能不能達成,完全沒注意到,達成這些「希望」的過程行為對其他人事物的影響,購買時尚名牌的精品、食用美味的豪華大餐、甚至是崇拜一個神明或上師都對環境造成了影響。我們接受了未經「整體觀察」的訊息成為「希望」,就會造成各種無法擺脫的混亂與衝突,所以「希望」是社會混亂的源頭。
我們需要仔細的察覺自己的所有希望,希望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幾乎是我們生活的每一刻都在發生,我們說的每句話、想的每件事、做的每件事、面對各種情況的回應、、都直接或隱含了「希望」的成分在裡面,我們是活在希望之中的。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在各種希望的範圍之中,充滿了各類希望,也隨時發生衝突與掙扎,無論是在內心的或外在的,有些被忽略、有些被清楚的察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