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2014年7月15日 星期二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察覺軌跡的改變__vidya
關於「現在觀察某個系統,將會影響其過去」,這一句話似乎邏輯怎麼想都不通,不過這只要我們對於所謂的「觀察」與「系統」定義一下,就可以變得合理了。「觀察」所運用的是「注意力」,這種力會對某個「相應的對象」產生作用,就好像古典力學一樣,出力推物體,物體就會產生改變,而這個「物體」就是所謂「相應的對象」。「系統」指的是一個界定的範圍,這個範圍是可大可小,由討論什麼來決定,並沒有一定的範圍,比如說我們討論「時間」這個系統,那麼就包含了「時間」所有的軌跡,稱為一個「時間系統」。
所以當我們用「注意力」觀察「時間系統」,就好比用力去推一個物體,物體變形了一樣,那麼「時間系統」內部就會產生某種變化,至於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就得看這個力與系統的特性如何而定了。要說「時間系統」的內涵裡也僅僅包含了「一種狀態」而已,就是所謂「當下」的狀態,「當下」並不是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這些描述標的,因為「時間」是所謂狀態改變的軌跡,「軌跡」並不是某種東西,只是表示之前有呈現出什麼狀態過而已,所有會改變現象、東西都是一閃一閃的,每一閃就是一個狀態,若人身上有個n個量子,那麼這n個量子都在一閃一閃(振動),忽明忽滅。
所以當這「時間系統」內的「那個狀態」被「注意力」作用之後,「那個狀態」就會因外力的介入而改變其原有的軌跡,雖然說在「時間系統」內過去、現在、未來都是虛無的,都只是「那個狀態」的軌跡,但是「那個狀態的方向」改變之後「直線式的時間軸線」就會因為「當下」的那個狀態的改變(慣性的改變),而有「改變過去軌跡」的感覺了(也是種錯覺)。
生命驅動力、靈魂結構、注意力、感受__vidya
事實上,我們的「生命驅動力」是隨時都有一些部分在「生理循環」之上的,以維持生理機制的正常運作,就算在睡夢中,這部分的「生命驅動力」仍然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的「注意力」被抽離到其他地方(不同空間次元,密度),但只要生理發出訊號,「注意力」就會抽回到生理與思維的層次裡,然後就醒來了...
對於「資訊」的興趣差異__vidya
這些前人留下來「文本」(經典、著作、書籍、影像、圖片、聲音...),有人覺得重要,有人覺得不一定需要,這事實上這都是對的,只是每個人的所需不同而產生的不同觀點而已。
每個人各自有不同的「境界」,「境界」則有層次上的區別。依照這些不同的「境界」自然會留下不同的「文本內容」所對映的境界層次,要印證這些「文本」所描述的「境界」,當然還是要自己來,若自己的「境界」無法匹配對等那些「文本」中蘊含的「境界層次」,也自然會有詮釋解讀的差異,當然層次無法匹配,肯定就只有扭曲這種結果。
每個人各自有不同的「境界」,「境界」則有層次上的區別。依照這些不同的「境界」自然會留下不同的「文本內容」所對映的境界層次,要印證這些「文本」所描述的「境界」,當然還是要自己來,若自己的「境界」無法匹配對等那些「文本」中蘊含的「境界層次」,也自然會有詮釋解讀的差異,當然層次無法匹配,肯定就只有扭曲這種結果。
幽閉恐懼症--空間察覺的斷裂__vidya
對於「某個動作與下個即時動作間缺乏連續性」的解讀意涵,可以從察覺細密度說起,當某人X可以察覺到事情L之中存在著A,B,C,D,E,也就是說,對於某人X來說,對於整件事情L的「理解」需要有三個事件依照ABC的順序進行,這是「理解」這件事情的「邏輯(順序)」的特性,對於某人X來說,這整件事情L才是連續的、可理解的。
「競爭+物質」的思維模式__vidya
若思維模式跳不出「競爭」與「物質」的範疇,那麼我們的生活很難有其他的意義被發現。把「想像力」禁錮在對於物質的想像,實在很難發現「未來」與現在有什麼差別,若要在實際感受上有所進展,內心的轉變是唯一的指標。
倫理道德__vidya
當我們開始思考並且抉擇一件事的時候,總要回歸最初的原點,這個原點是「人生的意義」,不管是哪一類的議題,這都是無法避免的,因為若不確立我們「人生的意義」,我們想的、作的所有事情將會一團混亂,我們不知道我們在作什麼,也不知道我們為何要那樣作,當我們清楚「人生的意義」這件事之後,之後發生的所有事情,將會是一種充實的人生,而人生僅是「生於充實,死於空虛」。
集體共識與制度規範__vidya
我無法說「現行」的方式,是不是最佳的方式,因為本來就沒有所謂的「最好方式」,這是共同的選擇。人的「集體共識」去產生社會制度,社會制度只是「集體共識」的顯現方式而已,那什麼是「最好」?是你認為的,還是我認為的?所以問題又繞回原處,沒有人可以設立一個「最好」的制度,只有「集體共識」才可以,也才能成為「共通的事實」,所以我們只可以談「個人」認為的最好制度,而且我們心裡要很清楚,那些不一定是共通的事實,也沒辦法談「共通」的最好制度,因為以群體的察覺能力來說,現在的制度,就是最適合這個群體的制度。
肉食嗎?__vidya
「肉」不是不能吃,如果「肉」不能吃,那吃肉的人不都死光了嗎?
但是我們不能只考量這一點,因為如果就此說「我們是可以吃肉的」那我們與獅子老虎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只靠「感官感覺」在生活。況且肉吃多了會生病,這是我們身體的事實,我們要面對這個事實阿。如果見不到最親近自己的「身體」的苦(疾病當然是苦阿),那還能見什麼苦呢?
但是我們不能只考量這一點,因為如果就此說「我們是可以吃肉的」那我們與獅子老虎並沒有什麼不同,因為只靠「感官感覺」在生活。況且肉吃多了會生病,這是我們身體的事實,我們要面對這個事實阿。如果見不到最親近自己的「身體」的苦(疾病當然是苦阿),那還能見什麼苦呢?
人的思維改變與演化的動力__vidya
我們都知道自然不斷在改變,社會也不斷在改變,人當然也是,但是這改變的動力是從何而來?就現在來看,「社會制度」的是來自大家共同交集的理想或想法,那麼大家的理想從何而來?顯然有一股未知的動力驅動我們每個人產生某些理想。
自私__vidya
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沒有對與錯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這世界的「真實」(Truth)只有一個,但卻有非常多「角度」。我們每個人可察覺的「角度」範圍也都略有不同。
這種「對」不是「對或錯」的那種「對」,是超越「對或錯」的那種「對」,超越「對或錯」的那種「對」是來自專心聆聽那股不知名的動力所得,每個人都獲得不同的「對」,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愛」。當我們只作這種「對」的事情,就沒有所謂「犧牲」的感覺,我們不是為任何人犧牲,我只是在作我認為「對」的事情。既然沒有「犧牲」也就沒有「回報」的想法,「自私」就會消失。只要我們精準的察覺到那股天生的驅動力,「自私」才能從現況中進入下一階段。
這種「對」不是「對或錯」的那種「對」,是超越「對或錯」的那種「對」,超越「對或錯」的那種「對」是來自專心聆聽那股不知名的動力所得,每個人都獲得不同的「對」,或許也可以稱之為「愛」。當我們只作這種「對」的事情,就沒有所謂「犧牲」的感覺,我們不是為任何人犧牲,我只是在作我認為「對」的事情。既然沒有「犧牲」也就沒有「回報」的想法,「自私」就會消失。只要我們精準的察覺到那股天生的驅動力,「自私」才能從現況中進入下一階段。
五行八卦的狀態意涵__vidya
「五行」的表達方式,所代表的是一種「狀態」的意涵,意思是說,「五行」並非「動力來源」,而是動力交錯顯現的「狀態」。
而「陰陽」指的則是「動力來源」,所以在描述「動力」會因為其中特性偏向而有「分化現象」的時候,是在描述「動力」的運行規則,比如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與五行的狀態描述,內涵並不相同。
而「陰陽」指的則是「動力來源」,所以在描述「動力」會因為其中特性偏向而有「分化現象」的時候,是在描述「動力」的運行規則,比如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與五行的狀態描述,內涵並不相同。
信仰?宗教? __vidya
不同的察覺深度,對於各種「宗教」或「信仰」都會有不同的反應。當我們以心智思維的深度察覺到物質或生理面向的「因果關係」時,那麼就會開始注意與瞭解,自然的物理化學變化與生理的機能,如果「開始超越」或「接近超越」心智思維的深度(靈魂)去察覺到心智思維的活動時,就會開始注意起「宗教信仰」這種對象。
有為與無為__vidya
「有為法」(歸零/去妄存真)與「無為法」(無念生心),事實上是同一種東西,只是「意識狀態」不同所產生的不同現象、反應。這裡提的「意識狀態」是指:察覺能力所到達的察覺邊界,而呈現出來的樣貌,稱之。所以,還是指「察覺深度」而言。
自由意志__vidya
要說「自由意志」首先要從「感覺」開始說起,因為我們所認定的那些「自由」,那些思考、想像、決定都是從那最初的那某一個感覺而來的,當然一般科學上認為「感覺」這種東西是很不科學化的,原因你也很清楚,因為不具有「重複性」。不過可以仔細思考一下所謂「重複性」這件事情。
意識的演化與輪迴__vidya
如果瞭解一下「意識」的功能與運作機制,應該可以整合起「六道輪迴」與「生物演化」、以及賽斯所提的「無輪迴」的觀念,應該是不衝突的。
依照「函數」的原理來說 y=f(x),我們若把「自己的察覺範圍」當作是那個黑盒子(f函數)而「觸動感覺的來源(x)」當作是輸入黑盒子的刺激,那麼所產生輸出的那些「感覺、想法」就是輸出的(y)了,那麼以每個人來說,一個念頭、思緒、感覺的被察覺,都是一種「函數」的模式。這個函數的模式是可以解釋有關「輪迴」的各種現象的。以f函數來說,是一種「過濾」與「映射」的效應,也就是說,當 x 通過 f 之後就會開始產生「顯化」的程序,這個「顯化」指的是我們發現的各種動植物的物質化軀體,以及該動植物所內涵的生理現象與思維、靈魂等現象,也就是說, x 通過 f 的轉換來呈現各種內在與外在的樣貌(y)。當 f 改變的時候,效應 y 就會隨之改變。
依照「函數」的原理來說 y=f(x),我們若把「自己的察覺範圍」當作是那個黑盒子(f函數)而「觸動感覺的來源(x)」當作是輸入黑盒子的刺激,那麼所產生輸出的那些「感覺、想法」就是輸出的(y)了,那麼以每個人來說,一個念頭、思緒、感覺的被察覺,都是一種「函數」的模式。這個函數的模式是可以解釋有關「輪迴」的各種現象的。以f函數來說,是一種「過濾」與「映射」的效應,也就是說,當 x 通過 f 之後就會開始產生「顯化」的程序,這個「顯化」指的是我們發現的各種動植物的物質化軀體,以及該動植物所內涵的生理現象與思維、靈魂等現象,也就是說, x 通過 f 的轉換來呈現各種內在與外在的樣貌(y)。當 f 改變的時候,效應 y 就會隨之改變。
統合的引線__vidya
如果我們把察覺到的所有對象劃分成二、三、四...部分,才有所謂「覺察的方向」正確或不正確之別,所有「覺察的方向」都是包括在自然之中,所有的「察覺能力」無法自外於自然的範圍,也沒有什麼不該發生的事情會發生,「道」是所有一切的集合以及運行的規則。若總是把事情劃分成正確或不正確,誰說的才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可能連自己可察覺的範圍都是四分五裂的。
能源運用__vidya
在我們內心裡面有一種不想改變現狀的感覺一直在維持著,核能技術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只不過我們運用的能力還需要再加強,我們若能使用核能的技術成熟,不管發生天災或是人禍,我們都可以讓災害停止發生,那麼我們才有資格使用核能,同樣的邏輯,需要使用在所有能源之上,就像我們若無法處理汞污泥,就沒有資格使用那個的技術,當然實驗是都可以的,大量使用就得考量現實的問題,環境是我們唯一的現實,當環境破壞,我們身體生存的基礎就會喪失。正如同二氧化碳過多的問題一樣,我們同樣沒有資格運用這麼多高污染的產業。因為這已經傷害了我們生存的基礎,環境。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詞彙的內涵層次__vidya
通常詞彙是這樣的,要說該詞彙內涵的「深度」不同,就需要把層次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新時代__肯恩.威爾伯/恩寵與勇氣
恩寵與勇氣:生與死的靈性與療癒(二版)
Grace and Grit: Spirituality and Healing in the Life and Death of Treya Killam Wilber
- 作者: 肯恩.威爾伯
- 原文作者:Ken Wilber
- 譯者:胡因夢、劉清彥
-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 出版日期:2011/05/15
這個世界有三個陣營:前理性的、理性的與超理性的,我們比較屬於理性主義者,而非前理性主義者。高層意識可以轉化並包容低層意識。靈性是超邏輯而非反邏輯的,它擁抱邏輯,並且超越,而不是從一開始就拒絕了邏輯。每個超個人主義者都必須經得起邏輯的檢驗,還要以更深的洞見來超越邏輯。
這段時間,我孜孜不倦地埋首寫書的工作。其中的一個章節“健康、圓滿與治療”,伴隨著崔雅所寫的文章《是我們讓自己生病的嗎?》發表在《新時代雜誌》中。我不再复述其中的細節,僅列出一些大綱,因為它代表了我和崔雅在過去三年艱苦生活中的思想精華。
1.長青哲學的爭論是,男人與女人都紮根於偉大的存在之鍊,因此我們都擁有相同的本質,那就是物質、身、心、靈魂與靈性。
2.不論是哪一種疾病,最重要的是先決定這個疾病源起於哪一個層面:是肉體的、情緒的、心智的或靈性的。
3.因此,從“相同的層面”著手治療,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是身體的疾病就要從生理上調整;如果是情緒失衡,就要用情緒療法;如果是靈性上的危機,就要用靈性的療法,如果原因有很多種,那麼就要混合使用各個層面的治療方法。
4.上述的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誤認疾病源於較高的層面,你可能會助長罪惡感;如果你誤認疾病源於較低的層面,你可能會助長絕望感,任何一種情況都不會有效,甚至會加重病人的罪惡感或絕望感。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中國與台灣關係的現實 – 自由貿易的幻覺 __vidya
國際關係的事實是什麼?就算我不想玩自由貿易,也不得不玩下去,道理很簡單,美國與中國兩大經濟體的總體表現,尚未到達「尊重他國獨立自主」的意識階段(察覺深度),也就是說,他們會逼迫其他國家來迎合他們的利益。所以「自由貿易」下的自由市場從來都只是一種尚未達到「目標」,況且這種「目標」對於不同國情的國家未必都是有利的,對於經濟規模不同的國家來說,在「自由貿易」對等開放的原則之下,「共創雙贏」只是一種與虎謀皮的幻想,因為商人獲利不等於全民利益(貧富差異日益擴大),事實即是如此。再說對於「小國」來說「對等開放」其實就等於「失去自主權」的同義詞,因為在「以商逼政」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政治現實來說,誰掌握資本,誰就控制了政治政策與措施。
然而「失去自主權」意味著什麼?實質存在的主體意識遭受壓制(香港即是前車之鑑),若是經濟掌控在一個與我們意識水平差距甚大的統治集團(共產黨中央),要說是「亡國」,淹沒台灣實存的主體意識,與自由民主文化的價值觀,也並非只是駭人悚動的形容詞,當中國龐大資金進駐台灣,控制了台灣的經濟與資金成為了事實,那麼「亡國」就是呼之欲出的未來。
在世界經濟的強大壓力下,其實我們不得不屈服於自由貿易的大旗,那麼該怎麼玩下去才不會使自己「亡國」?首先我們必需要有靠自己活下去的能力,因為只有在高比例的自給自足狀況之下,我們才有可能力阻過度開放的危機顯現,也就是說,台灣必須有「開放極小化」的原則主軸,才能保有主體意識的極大化。在台灣目前低糧食自給率(32%)、超低能源自給率(0.16%)的現實之下,人們可能連吃飯睡覺都需要仰賴國外進口的狀況下,「開放極小化」是不可能達成的。所以我們變成了沒有自主權的國家,無力抵抗任何風吹雨打,甚至是風吹草動。若能專心一致的從自主的基本條件做起,提高糧食自給率與自主能源開發的政策,在國際現實之中,才能保有「主體意識的極大化」,而這正是國家主權的根本意涵。
在美金自2008年經濟風暴之後,其美金數量已經強力增加了四倍以上的情況下,「自由經貿」加上「區域性整合」成為美金通貨膨脹的避風港,美國持續的擴增各種「區域整合」的自由貿易經濟,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美洲)、TIPP(跨大西洋貿易伙伴協議,歐洲)、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亞洲)、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區、美洲)都有美國主導的身影,然後以美金為國際結算貨幣的優勢,將美金的通貨膨脹輸出到其他國家,中國人民幣以及日圓為了在維護出口貨幣的匯率,沖銷美金貶值的匯率膨脹,大量增加貨幣供給量,就已經使得國內通貨膨脹迅速增加,所以中國與日本加快了「經貿區域整合」的迫切性,欲複製美金策略,將通貨膨脹的壓力輸出其他國家,一般民眾收入的貨幣迅速貶值(錢越來越沒價值),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絕大部分的人們生活愈發困苦。這世界性的經貿區域整合以及自由貿易的對等性,並非是單純的關稅數字的換算,而是大國壓榨小國的事實。現在我們與中國所簽訂的兩岸經濟貿易協定(ECFA,兩岸是個奇怪的名詞),其本質並不能脫離世界貨幣戰爭的陰影,而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非資本家)將會是難以避免的受害者。
就算是中國對台灣已經沒有併吞的惡意,但是台灣在經貿合作的架構下,已經顯現被逐步併吞的事實,況且中國對台灣併吞統一的企圖,其實並沒有改變過,這樣的現實只會加速被併吞的事實提前到來。但這樣的結果,我們真能接受嗎?我們唯有重新思考、重頭做起,才能保有台灣社會民主發展與意識擴展的現狀,保有最大可能的主體意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