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真正的快樂是絕望


尋找快樂

人人都想得到快樂,但快樂是什麼?這是一個難解又複雜的問題,如果我們不知道快樂的本質是什麼,那我們如何得到快樂?所以我們在尚未得知快樂的本質之前,所感受到的快樂,其實通通是靠運氣的。
我們從小到大經過了很多的日子,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有過各式各樣的經驗與感受,充實了很多知識、觀念,我們隨時都可以在各種媒體、報章雜誌、路邊看板、親朋好友、同事鄰居,甚至在夢裡都可以得到一些「快樂」的相關訊息,但是始終無法在心中肯定的並且毫無疑問的回答「快樂是什麼?」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困擾我們很久了。會有這種疑問或困擾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很直接也很簡單,就是我們想得到快樂,如果沒有這種得到快樂的欲望,就沒有這種困擾,所以我們才會那麼想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東西。之所以沒有精確肯定的答案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感受都不相同,所以並沒有一種標準的答案。

現在大家想得到「快樂」這一種東西,所以大家都不斷的在發明、創造、尋找這一種東西,各種各式各樣的娛樂、消費、美食、流行時尚、漂亮衣物、車子、豪華住宅、運動節目、慶祝活動、影視娛樂、電子產品、、舉目所及幾乎所有人類的全部的活動都環繞在追尋「快樂」的主軸上,這其實包含各種精神上的活動、宗教活動、政治活動、文化活動、教育活動,無非是想得到快樂,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幾乎使用了所有的資源,消耗了所有的精力,就是想得到「快樂」?我們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在不快樂中度過所造成的這種尋找快樂的希望,沒有不快樂這種感受,就不需要尋找快樂。即使我們用了一些方法得到短暫的快樂,我們依舊會繼續陷入不快樂的情境中。

快樂或不快樂都是內心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來自於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心智、意識,無論我們怎麼稱呼它,它就是那種感覺。這種感覺其實範圍很大,包括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都能歸類在快樂或不快樂的範圍。想要找到快樂的那種感覺,首先需要先清楚的瞭解,「快樂的感覺從何而來?」我們才能去追尋「快樂」這種感覺。想要瞭解「快樂的感覺從何而來?」,必先瞭解每個人的思想、意識中到底有些什麼東西、這些東西如何運作、如何產生感覺?也就是瞭解思想的本質與功能,這樣才能徹底明瞭「快樂」這一種無形的東西。或許可以借用一個表達符號叫做「能量」這種無形之物。

理解與相信

「理解」有用嗎?如果我們真的覺得一件事情或一種想法是沒有意義的,也產生不了任何意義的同時,那麼那件事情、那個想法,就結束了,消失得無影無蹤。這就是「理解」的真正作用,如果我們認為我們理解了一件事、一個想法,還依然做著跟理解那件事相違背的事情的時候,其實我們並不是真的理解那件事情,只是「相信」那件事。

我們都知道「相信」就能創造價值或者改變事實、獲得幸福、、這些作用,這就是我們始終相信著「只要相信就能快樂」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其實相當普遍,仔細的觀察可以在我們生活中最大或最細微的表現裡發現「相信」這件事情。我們相信有神、有佛、有各種神明來幫助我們快樂、解脫痛苦,不斷的求神幫忙、求神問卜,我們相信愛、希望、夢想可以實現,我們相信哪個政黨候選人一定可以改善現在的生活、未來一定會變好、、、所以我們要知道相信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用,然後才去決定相信或不相信,才能活在實際中。
無論「相信」或「不相信」,在腦神經的作用方式其實是相同的,這種運作方式是在腦中產生一個規則,然後在外界刺激到達時,將這個外界刺激套用到這個規則上,獲得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就是「相信」或「不相信」,也就是說,這種作用其實是先給定一個預期的結果,然後向外再找尋證實的思考方法,這種方法其實跟我們現在「科學驗證」是一模一樣的思考。這種思考方式會造成一種錯覺,一種無法實際觀察真實現象的結果,一種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外界的困局。因為我們以「既有的」相信或不信的規則,去將真實的事物歸類,那並不是事實,所以這種思考方式,看不到任何事實,選擇相信或不信都不是真正「理解」事實的方式。只有相信或不信的思考方式,只能過著重複千篇一律的生活,困於自己信念的牢籠中,小心翼翼的維護著這些信條或信念,無法體驗真正的事實,跟著自己思想中的這個規則快樂與不快樂,這是快樂嗎?

而「理解」不是一種思考方式,理解沒有既定的規則、期待的結果、某個牢不可破的傳統,經由專注的觀察以及沒有限制、制約的直接以感官察覺的事實,不經過這些舊有的制約,才能直接看到、聽到、聞到、感受到真實。從這種觀察中產生的行為、行動就是「理解」,或者說洞悉、覺知。沒有腦神經中的「思考」從中干擾,才能看到此時此刻的事實,那就沒有快樂或不快樂的那種感覺,那種快樂是天生的,不是選擇、不是規則、不是期待、更不需要追尋。

思想的迷宮

我們的想法起起落落、來來去去、反反覆覆讓人始終弄不清楚,這些想法到底哪裡來的?有時很想擺脫這些喋喋不休的想法,卻又停止不了,實在是困擾。其實不只困擾,嚴重一點的還會產生各種痛苦、怨恨、嫉妒、壓抑、憤怒、難過、猶豫、徬徨、、等等。這些情緒其實在每個人心中各自感受,還會轉換成各種行動、理想、希望、盼望、、產生很多方法、步驟。這就是思想的功能。我們都在這種流動的思想中生活,卻不瞭解這種流動的思想究竟是什麼來源、它是什麼功能、產生哪些效果。我們只是應用思想來思考所有的事情,然後使用思考的結果來採取行動,所以我們一直認為「思想」這種東西,就是我們「自己」。

 「思想」是腦神經複雜的連結所產生的功能,當我們「覺知」到某件事情的時候,都需要透過腦神經的作用,包括感官接收的訊息,解讀這些電子訊息的腦神經網路,然後產生覺知。這些我們可以感覺到的覺知事實上是不是腦神經那些電子訊號跑來跑去的結果?這個可能還不清楚,但我們每個人的的確確可以清楚的感覺到這些結果。這些腦神經組成的一個系統,就像一個極為複雜的迷宮一樣,讓人摸不著頭緒。所以我們要瞭解「自己」必須要先知道自己的腦神經系統是如何串連的,以及它的運作方式,就是瞭解自己的「腦中的迷宮」,才能走出迷宮,不再困在迷宮裡面,而被迷宮所呈現的各種結果所迷惑。

每個人的「腦迷宮」其實都不一樣,都是獨特的,「腦迷宮」的形成因為基因訊息與環境訊息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要瞭解自己的「腦迷宮」,只有自己才能辦到。但是每個人的「腦迷宮」其實也具有共通的形成規則,那是因為物質特性所產生的限制,對於腦神經的物質組成具有一定的相同的特性,這部分的特性形成了「共有」的特性,這些共有的特性限制了個別「腦迷宮」的網路,也就是說個別的思想是建築在共同思想的基礎之上。

在腦迷宮內遊走

因為「快樂」這種感覺,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得到那種感覺的方式、方法、途徑、情境都有所差異,所以探尋快樂的本質與功能,每個人都不一樣,這也只有自己能做,任誰也無法代替的。我只能與你「感同身受」或者說引起共鳴,所謂感同身受原本的意思是我從我的想法裡,回想我曾有類似的經驗或幻想你的情境之後,在我的腦中產生那個感覺,這就是「感同身受」。事實上,「感同身受」這件事並不能對你產生任何實際作用,這件事的作用也僅止於符合你原先的期待,也就是一種安慰。這種安慰的感受,也僅止於你腦神經的作用範圍,也就是「腦迷宮」的作用。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腦迷宮」的某一個點上,也就是現在察覺到的那個想法上。觀察自己的想法,這眾多的想法千奇百怪,種類繁多,難以一概而論。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正在想些什麼。我們想法總是喋喋不休、不由自主的出現,有些想法反反覆覆,有些想法會引動情緒,產生生理作用,觀察這些喋喋不休的想法,其實會發現這些想法總是有些脈絡可循。例如:
我們突然看到一隻邋遢髒兮兮的狗走過眼前,心想著流浪狗真是可憐,接著忽然想起家中的一幅畫,然後又在腦海裡升起一首歌,之後又跳到眼前的雜亂的交通,開始抱怨起車子太多、空氣太差、一天到晚塞車,不知怎麼的畫面又轉到預定明天晚上吃飯的那家餐廳….就這樣想法不斷的旋轉,我們的注意力焦點其實跟著這些腦神經訊息遊走在迷宮的外圍。家中的那幅畫平常沒注意到的角落,其實仔細一看,最角落有畫了一隻可愛的狗,那是看見那隻邋遢髒兮兮的狗,所關聯後的想法反射,可憐的流浪狗其實是今天在網站上看到一篇關於流浪狗處理的殘酷事實,在腦海升起的那首歌的歌詞中其實有描述歌頌到愛情的堅貞不渝,那是家中那幅畫的愛情主題,接著眼前雜亂的交通是外界的另一個刺激,然後開始抱怨車子太多太亂且塞車,是因為趕著回家的原因,然後畫面轉到明天晚上預定的餐廳場景,是因為回家的意念勾起你之前家庭聚餐的餐廳,正是明天要前往的餐廳所以「關聯」與「外界刺激」、「忽略的潛意識作用」(流浪狗與畫中角落的狗)不斷的交互作用,是想法不斷升起的原因,也就是說,這些關聯讓我們看見、察覺這個「腦迷宮」的連接路徑。

雖然想法來來去去的現象很多,產生的原因也頗為紛亂,但是其實不外乎「刺激 產生關聯」的模式。這種模式是腦神經作用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說我們「思想」的本質是經由「外界刺激」產生腦神經物質改變所累積產生的,這裡的「外界的刺激」包含了身體內部、以及身體外部的訊息。作為一個自己「思想活動」的觀察者,可以使自己腦神經的活動趨於平靜,因為觀察自己的想法是將自己的注意力焦點放在自己持續升起的想法上,也就是注意自己各種想法的關聯,當我們自己肯定的察覺到這些關聯時,就能「理解」所有事情都是有關聯的,外界與自己的「思想、意識、心智」並非是獨立的事件,若是再繼續透過觀察外界訊息的現象,每個人想法中的共同想法形成了集體的想法,集體的想法製造出紛亂的外界現象,而這些現象都是「集體思想」的結果。集體思想形成了這世界的樣貌以及人們遵循的規則,一般稱為道德、法律、傳統、知識、理想、觀念、、、這一些規範,這一些規範制約了眾人的行為與思考範圍。所以觀察自己的思想,可以瞭解世界正在發生的事,「理解」他們背後的原因。「理解」了之後,無論哪一件事,失去意義的事就不能和我們產生作用,那些混亂衝突的事情就消失了。

深入腦迷宮

觀察自己的想法,理解體認到哪些想法其實沒有意義,是一件「否定」的行動,但這種想法意識流動的觀察與理解,是屬於可以表層察覺的思想範圍,比較難進入深層思考(潛意識)的察覺,也就是只遊走在「腦迷宮」的外圍而已,要真正「否定」自己心中的深層的想法,則需要深入探究「腦迷宮」內部究竟是如何連接的,找到那些想法的根源。因為深層的想法所反映出的各種情感、想法、信念,是表層現象難以觀察的,那些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我們最後的感受與行為,然後影響了整個社會與環境。所以探索想法的根源也是瞭解腦迷宮內部路徑與思考方式的一種作為,這種探索跟觀察一樣,並沒有固定的規則可循,因為每個人建構的思想迷宮架構並不相同,也不能用什麼既定的方法來概括與表述,不入虎穴,就發現不了其他東西。例如:我們因為路上塞車而開始抱怨,抱怨路太小、燈號設計不良、上下班人太多、警察不會指揮、、於是我們可以開始探究情緒的源由,開始往腦迷宮的中心探索。
「為什麼我會抱怨?」
「因為今天好累,我趕著回家休息」
「為什麼我累,想休息就會抱怨?」
「因為我想休息,我做不到我設想的目標」
「為什麼沒有達到目標會抱怨?」
「因為我為了我滿足自己的目標」
「為什麼無法滿足自己的目標,就會抱怨?」
「因為沒有達成目標,我就滿足不了自己,就會有空虛感」
「為什麼會有空虛感?」
「因為我不滿足,我想滿足我自己的目標」
當問題進入循環死結處(滿足/空虛),表示我們思想的路線已經不通了,因為在自己可察覺的腦部資料中,已經回答不出來,所以換個問法,探問感覺的本質。
「那什麼是空虛感?」
「空虛感是一種不安全感」
「什麼是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是一種恐懼感」
「恐懼感是什麼?」
「也是一種不安的感覺」
當問題又進入循環死結處(恐懼/不安),表示我們思想的路線又不通了,因為在自己可察覺的腦部資料中,也沒有資料可尋,所以再換個問法,探問感覺的來源。
「恐懼感是怎麼來的?」
「因為孤獨產生出來的」
「孤獨是怎麼來的?」
「因為寂寞才產生孤獨感」
「寂寞是怎麼來的?」
「因為期待有人陪我」(「期待」與前面問的「目標」關聯了,期待等於目標。)
「期待是怎麼來的?」
「是因為希望變成那個情況」
「那個情況是怎麼來的?」
「是我自己想出來的」(出現新的答案,已經突破原有的糾結)…
然後可以緊接著不斷用各種方式交互詢問自己,自己質疑自己的答案,只有要質問自己的過程,答案一定會有所不同,因為交錯的腦神經,在每個連結點與連結點上不一定會有連接,只有透過各種探問方式,才能經由某個連接上,到達較深層想法的源頭。

經由不斷探詢自己腦迷宮的思考路徑,那些表層反映出的想法會找到最終的那個源頭,就是以多個「自我」為中心的所建構的迷宮。這個過程沒有人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沒有兩個人的想法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由於腦迷宮形成過程中,受到外界複雜的刺激,造成思路的模糊不清,然後就產生腦迷宮內路徑的糾結或循環,是很多想法在原地打轉的原因,這些循環的想法使我們無法察覺想法真正的原因,外界刺激的能量散佈於腦迷宮內,這些轉換過的電子訊號,困於這些糾結環的能量不能順利導出,於是想法不斷的重複再重複、持續一段長時間,腦細胞被驅使地不斷的活動,於是產生疲累的訊息,這些疲累的訊息則讓我們察覺出痛苦的感覺。這些循環結,在我們的感知中其實也被視為另外一個中心,也就是說「自我中心」變成了兩個或多個,這多個自我中心,也就我們認定的「我」,變成了多個之後,那些循環結內「同時且持續」訊號的遊走,便產生了此起彼落的想法,也就說,有很多個「我」在心裡「同時」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衝突所在。那些循環結若不解開,內心衝突不斷是一定的結果,一下想這樣、一會兒想那樣、又考慮到另外的情況所以產生煩惱、焦慮、不安、、這類的感覺。當我們理解哪些循環結確實是在我們腦迷宮中,並且確知其所代表的記憶,那我們便已經有能力可以順利疏通那些循環結,因為一定可以在這個結上找到一個出口。這是化解內心衝突,也是整合多個「我」一直在掙扎的一種方法。

比起在腦迷宮內遊走的觀察,這個探詢的過程其實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它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需要集中專注力與體力才能達成,這也是它辛苦的地方,但同時這種探索也能獲得很多的好處,經由瞭解腦迷宮盤根錯節的路徑,並且找到腦迷宮內循環結的出口來疏通,可以解除那些我們未曾察覺在多個「自我中心」的許多制約與痛苦以及眾多不滿、抱怨、疑惑、嫉妒、憤怒、愛恨情仇、、、解除了這些情緒,快樂才開始變得實際一點。

腦迷宮擴展搜查

一個想法出現在腦中,這個想法一定是有一個注意力的焦點,否則我們在「有意識」的情況下,無法察覺那個想法。我們可以用任何一個想法的「感覺」為起點,為來往外擴展思考的路徑,藉此找出腦迷宮的循環結(自我中心)的所在。例如:
「我覺得上班很厭煩」的這個想法,我們可以從這個感覺為起點開始擴展,「厭煩」這個想到相關的事情:「工作辛苦」「薪水微薄」「入不敷出」「小孩不聽話」「先生很囉唆」「老闆要求很多」「客戶要求太過份」、、、以上這些想法讓我們想到歸納到另一個感覺「無奈」。接著從「無奈」再擴展到一些事情,「政府無能」「社會治安太差」「買不到安全的食品」「放假實在太少」「身體虛弱」、、、以上這些想法再讓我們想到歸納到另一個感覺「不公平」。接著從「不公平」再擴展到一些事情,「我比別人差嗎?」「我很努力」「金錢不是萬能」「為什麼我生在這裡?」「我為什麼要忍受?」、、、以上這些想法再讓我們想到歸納到另一個感覺「厭煩」。

於是發現了那個腦迷宮中的循環結「厭煩->無奈->不安->厭煩」這個循環結相關的事物,工作、薪水、錢、家屬、身體、社會制度、自我能力。然後就能開始從這些相關事物中找尋這個循環結的出口,
「什麼能讓我們不厭煩?」
「是不是我從來沒肯定過自己的能力」
「否定自己的能力根本沒有好處」
「我要肯定自己的能力」
「自己的能力是我學習來的」
「別人的能力也是學習來的」
「我和別人學習的方式並沒有不同」
「重要的不是我有多少能力」
「是大環境造成我的不滿」
「大環境我改變不了」
「大環境改變我就改變,那我生活有什麼意義」
「生活怎樣才有意義」
「實現自我」
「我的希望不都是別人給的嗎?」
「那我到底在做什麼?」
「跟環境抗拒我會越痛苦」
「所以我不要有任何希望」
「沒有希望可以生活嗎?」
「也沒人說不行」
「希望越多痛苦越多」、、、於是我們找到這個循環結「厭煩->無奈->不安->厭煩」的出口,就是「放棄任何盼望與希望」。

同樣的不論什麼方法都沒有固定的方式,因為每個人解析的自己的腦迷宮都不相同。這需要每個人親自來試驗才能獲得效果。

無論哪一種方法,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些方法都是因人而異來變動的,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其他自己「想出」的方法進行解析腦迷宮,方法並不是重點,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也不需要遵照任何人的方法或聽從任何人的指示,因為世界上沒有人可以真正理解你自己的「腦迷宮」裡面究竟有哪些內容與環節。

注意力與焦點

在使用一些方法來解析、理解腦迷宮的結構時,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注意力與焦點」,「注意力與焦點」到底是什麼東西?當我們「感知」到某個對象時,那種「主動的」東西就是「注意力」而那個「被動的」東西就是「焦點」。它是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注意力」和「焦點」這種東西存在?我們人是一個能量體,大腦當然也是,物質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能量體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就是有一個或多個能量點,這些能量點會有「發散」跟「吸收」兩種使能量流動的特性,「發散能量」的那個能量點,我們稱為「注意力」,而「吸收能量」的那個能量點,我們稱之為「焦點」,發散與吸收產生交互作用,我們就產生注意力焦點飄來飄去的感覺。所以我們的「注意力」以及「焦點」其實是有多個配對「同時」在運行,這種狀況相當複雜多變,所以我們對於自己的感覺有時飄渺虛無,有時又如此真切實在。當我們集中注意力時,也常常會被其他焦點分散,因此總是無法專心,這是多組收發能量點產生的多個「自我中心」自然會發生的結果。注意力與焦點、發散與吸收,也就是「二元性」。

注意力與其焦點是忽生忽滅、捉摸不定的,隨時在變化中,有很多方法想要控制這些喋喋不休的想法生滅,也就是要集中意念、觀想或靜坐這類的,其實是在不瞭解腦迷宮特性下所使用的方法,雖然強迫意念集中會有一定的效果,但這種結果仍然是一種環繞著假的「自我中心」的活動,因為我們強迫意念集中,其實只是產生一個更強能量的「注意力焦點」,而把其他的正在「同時運作」的「注意力焦點」忽略而已。所以我們會發現,越多「雜念」的施行者,其所需製造的「注意力焦點」的能量需要越強,越不容易達到。這樣的「靜心」或「寂靜」其實跟思緒混亂的狀態並沒有兩樣,只是感知不到那種混亂,大腦這個器官的敏感度會越來越遲鈍,這樣的「安靜」其實一點也不安靜。

很多觀念提出了「戒」、「忍耐」、「克己」的克制自己想法產生方法來達成腦迷宮「安靜」的目標。為了不使「注意力與焦點」能量匯集在腦迷宮中形成循環結構,行使了「克制」這種行動。因為訊息無所不在,外界刺激能量進入循環結構是無可避免的事情,這種克制其實也並沒有讓進入循環結構的電子訊號停止運轉,他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更糟,因為「克制」不但產生一個更強能量的「注意力與焦點」,而且這個能量還會進行與原先升起想法、欲望的循環結構相互作用,也就是「對抗」,這種相互對抗比用更強的能量壓過其他假的「自我中心」還消耗更多能量,所以不僅是讓大腦變得遲鈍,還會失去更多能量,更加的疲憊不堪。

這些假的「自我中心」在腦迷宮中,是逐漸成形的循環結,也就是能量匯集點,他的腦神經連結會隨著不斷的電子訊號環繞逐漸增強與擴散範圍,當我們加強某些意念時,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堅定信心與意志時,這個強化的過程才形成了較為穩固的「自我中心」,腦神經連結是雖然是可變的,可以建造或打斷,也具有相當的彈性,但要解除這些能量匯集的中心,也需要一些過程。當越來越多的「自我中心」形成,我們的「思想」所產生的眾多想法是分裂的,這些分裂的想法是相互抵觸、互相矛盾的,若不仔細觀察或探索追蹤,實際上存在的矛盾比能夠察覺到的矛盾是多很多的。

唯一的真我

我們的大腦在形成的過程中,不斷的收到外界持續的訊息,這些訊息會藉著注意力與焦點所生成的能量匯集點加強了腦神經的連結產生循環結,於是漸漸地產生眾多的「自我中心」,這些「自我中心」的思想是與我們的腦神經連結構造同時變化,並互相影響著。除了這些造成痛苦感覺的腦迷宮自我中心以外,其實我們是先存在一個真正的自我中心,有人稱本體、本性、或靈性個體、心靈、、本文稱為「真我」,其餘腦迷宮中的自我中心,稱為「假我」。

「真我」是連接外界能量發散吸收的源頭,他也是一組收發能量匯集點。「真我」是我們最初的「注意力」與「焦點」的出發點,這個出發點可與外界相互交流,是可與自然動態平衡的能量匯集點,與「假我」困住能量產生腦迷宮糾結是完全不同。與自然動態平衡的「真我」讓我們感官所接收到的訊息順暢的流過,不會產生任何糾結停滯的循環,因為「真我」的能量循環是與外界自然的和諧平衡能量接通的,完全沒有眾多「假我」的干擾,這種感覺有人稱天人合一,有人稱萬物一體、一體平等、愛、自由、和平、慈悲、、、這種感覺應是無可描述的,因為它在腦部思想範疇(包括文字)之外。無論如何去除眾多「假我」的干擾,是解除痛苦的必經過程,眾多假我的干擾是,當外界刺激訊號經由感官接收轉換後流經腦迷宮的電子訊號,多個自我中心的循環結,也就是假我,產生「同時環繞滯留」的訊號、能量,相互產生電磁能量的干擾,使感知錯亂,接著想法、感覺不斷的在各處循環結上「同時」產生,「真我」覺知在這些「同時」能量匯集點上交互切換,覺知到想法、感覺的此起彼落,永無休止,接著產生情緒起伏,然後引發一些行為,而這些行為的結果必定是不和諧的,因為這些行為來自不和諧的腦迷宮中的混亂。

期待會產生什麼?
我們感覺到最輕鬆的時刻,其實是完成願望或徹底放棄希望,但是「完成願望」其實從來沒有被真正「完成」過,因為那個被完成的「願望」隨時都會繼續改變成另外一個「未完成」的願望。。

在生活中,期待、希望、目標是隨時都在發生的事情,期待需要一個對象,一個未來才有可能會存在的對象,無論這個對象是自己、他人、其他動植物、自然環境、一件事、一個物品、一個回應、或者是一個想法,都需要有一個對象。所以期待需要兩個個體,一個是「觀察者(主動)」一個是「被觀察者(被動)」,當這兩者同時存在於腦迷宮的腦神經記憶中,一組「注意力(主動)與焦點(被動)」就形成了,這就是我們每天都在發生的「期待」這件事。「期待」這件事的被動焦點其實只存在於腦迷宮的神經裡,因為「期待」是一個腦迷宮未曾有真實對象所產生的「感官電子訊號」流過,而經由其他刺激(其他實物、文字、影像)產生的一個對象,也就是說,這個對象其實不是真實的,是未來的或從未見到過的事物。

我們所發生過的期待是很頻繁的,大大小小,不勝枚舉,例如:希望不要下雨、希望今天不要上班、希望你快回答我的問題、希望你別讓我失望、希望食物便宜又營養、在路上希望安全、希望家人平安、希望自己快樂、希望加薪、希望工作輕鬆、希望學業進步、希望先生高昇、希望自己減肥、希望自己變漂亮、希望長高、希望變聰明、希望小狗依賴我、希望放假不要下雨、希望不要生病、希望生病快好、希望小孩趕快長大、希望父母身體健康快樂、希望晚上晚會成功、希望客戶趕快下訂單、希望中大獎、希望國泰民安、希望風調雨順、希望股票快漲、希望物價下跌、希望房子大一點、希望自己房價快漲、希望沒有戰爭、希望世界和平、希望沒有災難、希望公平正義、希望天天快樂、、、這些希望隨時出現在我們的想法裡,是直接、間接或是隱藏的,那麼這些「希望」便會逐漸在我們的腦神經連結上形成循環結,也就是「假我」,越多的希望形成越複雜的循環結,相近的循環結互相牽連起來,形成更大的循環結,這樣大大小小的「假我」不斷的變化增加,有些短期的希望很快可以看到結果,有些則長期存放在神經記憶中,越來越堅固、變成牢不可破的傳統、教條、規定、風俗、文化、、這些「假我」限制了思考的路徑,導致了制約的結果。

那種強烈希望的感覺,其實跟口渴、飢餓想喝水吃東西的感覺很像,所以被稱之為「渴望」。因為「希望」這件事一直在腦迷宮的循環結構的「假我」中消耗能量,我們身體必須不斷的灌注能量到這個「假我」的循環結構上,才能維持「希望」的強度,堅強的意志,這種情況就像腸胃的細胞沒有了能量產生飢餓訊號,喉嚨缺乏水分產生口渴的反應一樣,覺知到那種彷彿掉入了那種空虛深淵的感覺。「希望」其實是一件令人疲累的事情,所以才需要不斷的鼓勵、勉勵、獎勵,若是一件真正快樂的事,是不會需要不斷地反覆灌注能量、給予鼓勵的。

完成了某個希望之後,那個「假我」的循環結構找到了能量出口,頓時輕鬆不少,那也是「滿足」或「成功」的感覺,但是這種滿足感其實維持不久,又會開始另一個「希望」產生,例如,買一台渴望已久的高級房車,開著新車出遊,充滿了滿足感,但是很快的就會失去那種滿足感。這跟一個渴望的愛人結婚、當上哪個職位是相同的過程。為什麼呢?因為腦神經所形成的連結結構是一種物質,物質需要時間逐漸改變,所以在上一個「舊希望」找到出口(成功)之後,物質結構還來不及改變,新的刺激產生的「新希望」又緊接著出現,然後這個循環結構上的電子訊號、能量聚集,又開始運作了起來,強度可能更強,這也就是「希望」永遠無法滿足的原因,越大、越高遠的希望,產生越大的循環結構(假我),需要越多能量供給,越容易產生空虛感,越令人覺得疲累。

絕望後的無念

放棄「希望」會令人沮喪、提不起勁,當然這也是「假我」的特性之一,因為我們「放棄」的這個行動,其實包含了「自責」與「比較」的成分在裡面,自責與比較潛藏在「放棄」的選擇背後。「我比不上別人能力那麼好,所以我放棄」「我無奈的放棄希望,我做不到,我對不起自己」、、在這些「沮喪」的注意力與焦點的能量匯集點上,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假我」循環結構,或者移轉到原有的「假我」之上,增強其能量,也無法獲得快樂的感覺,反而更糟。所以「放棄希望」也不是辦法。

「絕望」的意思是,任何事物沒有抱持一絲絲的希望、期待、想法、目標,這種絕望不是「努力」所能獲得的,因為任何的「努力」也正在形成另一個循環結構,另一個假我,只需要「觀察」「探索」「擴展」來理解腦迷宮的行為,就能真正「理解」我們大腦其實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器官,他有複雜與多變的能力,於是這種「理解」的行動就能為這些循環結構找到各自的出口,而又不會增加新的或增強舊的循環結構,「假我」的循環結構會漸漸解除回歸無循環的連接,這就回復真正的平靜、真正的安靜。

這種經過「絕望」後的「無念」是真正平靜狀態,能與自然和諧能量的「注意力與焦點」沒有了「假我」的能量干擾,便可以在腦中自由自在移動、漂流,不會處處受制,那就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才能感到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不是悲傷、難過的反面、不需努力、不需追求、不用花錢、他無處不在、隨手可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