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具有物質的有機體來說,「記憶」這種東西需要有兩個對象發生聯繫才能發生,一個是將過去發生的事實影響有機物質產生變化,另一個是,需要有「感知中心」將「注意力」鎖定在有機體之上,這樣對有機體來說,才有「記憶」這回事,也就是說,物質改變加上注意到這種改變的注意力焦點。有機體的範圍包括所有的動、植物,更廣泛的來說,其實不僅是「有機體」,無論是有機體、無機體或者有物質、無形體的的「變化」都包含在內的話,「記憶」就是一種「變化」加上「感知」的複合產物,缺少「變化」或沒有「感知」,都不會生成「記憶」這種東西。以有機體來說,它是具有自我組織並實行新陳代謝以維持物質獨立性的個體,「自我組織」與「新陳代謝」顯示了兩個記憶的要件變化與感知,所以有機體的記憶是集合這兩個要件的結果。
我們身上的各個系統、組織、器官、細胞都是個別有機體的聯合,所以我們身上的每一處都包含了各式各樣的記憶,有些感覺或想法是來自於身體各處細胞的記憶訊息匯集到腦部所產生的,例如我們天天發生在身上的飢餓、疲累、口渴、疼痛、舒暢、、、有時我們想要吃什麼、喝什麼是來自於身體上的,有時則不是,需要仔細察覺才能辨認。
以我們具有的「感知中心」所能到達的範圍來說這身上的每一處細胞的記憶,都是最直接而強烈的感受,身體的各部位其實都是自動自發的在運作,所謂「自動自發」指的是我們的「感知中心」不需要指向任何注意力,就能自動運作,最明顯的事就是「睡覺」,在不作夢的睡覺期間,我們沒有感知到任何對象,身體依然會自動運作,這自動運作的也包括我們的腦部,也就是說,我們的腦部也是自動運作的器官之一。
我們全身的細胞都能接收訊息也能發出訊息,當移動注意力到身體上的某些部位,就能感受到這些部位的真實感覺,這些細胞都帶著「記憶」的影響來接收或產生訊息。腦神經細胞是我們注意力慣於駐留的焦點,也就是發生「思考」這件事情。腦神經結構的塑造是基於感官訊息傳入腦部神經並且受到「注意力」焦點的能量灌注影響而形成,所以當我們「注意力」過度不平衡的關注某些特定的腦神經時,也就是時常注意某些記憶時,腦神經的發展就會產生不平衡的混亂結構,也就是盤根錯節的循環結構,致使腦部器官功能紊亂、失序,這種功能失序表現出的現象是令人不悅或痛苦的感覺。我們身上的有機體細胞帶著這些眾多的記憶而生活,外界訊息藉由全身感官傳遞入腦部神經系統,活化了某些腦神經,這些被活化並被注意到的腦神經包含了過去所有「變化」過的記憶,我們一直將注意力聚焦在腦神經上做「思考」這件事情,事實上只是一直在感知過去的記憶,或者是感知到現在的事實加上了過去的記憶,所以無論我們在「想」些什麼,都含有過去的記憶,這是物質腦部無可避免的結果。
將注意力移動到非思考的感官之上,由於感官也是細胞組成,所以這種感受並非真實,但最接近真實,因為感官細胞的記憶不同於腦神經記憶產生的想法。若我們所有身體的、心理的自我感受全部消失,那注意力就不是在物質上,而在「感知中心」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