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空虛」的感覺,有時候會持續很久,有時候一閃即逝。這種空虛的感覺,令人覺得相當不悅與痛苦,併發出不滿與不安全感,覺得度日如年。
有很多外界的影響刺激會使內心產生這種空虛感,相同或相似的外界刺激在不同人反應出不同的感覺,有人會有強烈的空虛感,有的人則不會,雖然空虛感現象看起來是件複雜的事情,但其實發生的原因都是同一個,那就是腦神經的「循環結構」。當我們時常將「注意力」放置在某些關注的腦神經記憶的焦點時,這些焦點周圍的腦神經就會連結成「循環結構」,我們一般形容成「心結」。在外界訊息轉換成電子訊號流過腦中循環結構時,消耗的能量是非常龐大的,導致能量「耗散」讓周圍神經細胞能量時常處於不足的狀態,於是當注意力略過或停留在這些區域時,「不滿」的感覺就會被感知,當腦中的此種結構隨著人們的「希望」而越來越多時,就會在生活的感覺中,產生不間斷的「空虛感」,所以空虛感的原因其實是腦中的「耗散」的循環結構太多所致,是屬於物質化影響的結果。這些「循環結構」就是「虛假的自我」。
「情緒」是強烈的「想法」,所以情緒也是一種想法。我們在強烈的情緒感受中,「注意力」是難以逃脫那些情緒所代表的循環結構,「空虛感」是種強烈的情緒感受,它甚至會使人的思想功能錯亂崩潰,所謂思考的錯亂崩潰,就是連日常生活面臨的事務性狀況都無法面對,比如說,吃飯、睡覺、行動、、、也就是腦部基於生活的基本功能都會遭受干擾,當這些「循環結構」發展到數量龐大,足以影響整個功能時,就會發生。
我們會發現,一產生空虛感之後,就會急於採取一些行動,來滿足這些空虛感,例如,到處旅行、尋求刺激、沈溺遊戲、大吃大喝、宗教團體、崇拜神明、尋找愛人、工作成就、家庭溫暖、獲得權力、勝利、、、但是結果其實都沒有真正滿足空虛感,因為空虛感總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動後再度發生,而且越來越空虛。在我們「注意力」的運作模式尚未改變之前,這些腦神經的循環結構始終不斷的發生或加強,所以空虛感始終無法消除。我們的「注意力」是完全可以操之在我的工具,使用「注意力」的方式其實很簡單,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無論是清醒或睡覺作夢時,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使用它,但是我們察覺不到「注意力」這種東西,因為這種東西不像是一個實體的物質,總是飄忽不定,難以捉摸。「注意力」時常會飄來飄去,我們難以將注意力固定在某些地方,所以才有訓練定心的種種方法,譬如打坐、靜坐、禪修、念咒、攝心、、但是將注意力強迫只定在某些焦點上,則會產生腦神經「循環結構」,也就是心結,或者表現為觀念、規則、傳統、戒律、、也無法解決「空虛感」的問題,最多只能麻醉催眠自己的「注意力」,使自己對於外界真正的事實變得遲鈍。創造一個更強大的循環結構「虛假自我」並不能消除空虛感,只是將空虛感暫時忽略而已,短暫攝心過後,空虛感仍舊在生活中持續發生。
當我們發現並且體認理解到我們腦中所產生的這些想法或思考模式,其實都是腦神經的不良循環結構作祟之後,自然就會對這些形形色色的想法、感覺、情緒失去興趣,對於失去興趣的對象,我們就不會再產生任何的感覺。然後空虛感或其他情緒、想法、感覺發生時,我們就能無所畏懼的與之同在,與這些感覺在一起,也就是將「注意力」確實放置在這些感受想法上,會發現這些感覺想法其實一點也不可怕,這些感覺就是自己的腦神經產生的效應罷了。然後「注意力」就不會像從前一樣一直聚焦在那些感覺想法上,「空虛感」於是逐漸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