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率是甚麼?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動,而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出口-進口,是國內金錢的流動總數,所以經濟成長率是國內金錢的流動的狀況,那為何經濟成長率上升而失業率會上升?
金錢流動越多表示企業越需要更多人力嗎?企業流動金額變多,也不代表企業就有擴增產品項目或增加產量的需求,沒有這些增量,就不需要增加人力,產品價格高漲
但是不刺激消費、不增加貨幣、GDP和經濟不成長就無法使失業率下降,生活幸福快樂嗎?GDP和經濟不成長,金錢就不流動,金錢不流動消費就下降、產品需求下降,企業就沒有事情作,企業沒有事情作就會裁員減薪,那失業率依然高漲,生活依然艱苦。刺激消費也不行,不刺激消費也不行,那問題究竟在哪裡?是不是消費本身就是問題?消費意味著消耗資源,資源是有限制的,一旦資源不足,物資價格就會高漲,所以刺激消費顯然會使經濟活動走向崩潰,經濟在資源耗盡的同時,經濟制度就無法再運作。所以減少消費,就減少資源使用,減少資源使用才能使經濟活動持續。雖然減少消費會使GDP與經濟無法成長,既有的產品生產下降,會導致失業率上升,但是可以產生新的產業,不需要消耗天然資源的產業,這些不消耗資源的產業就會使生活環境與品質更好,這不就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嗎?
可是要如何使消費下降?人們不斷的消費,無止境的超過生活所需的增加消費,購買物資這是甚麼原因?人的物欲為何需要不斷的追逐求新求變的物質產品而始終無法滿足?因為人們都需要安全感,人們藉由擁有物資、金錢、財產與社會階級(社會階級事實上也是一種物質象徵)產生安全感。人們因為恐懼而需要安全感,那恐懼的原因是甚麼?恐懼的原因在於對改變的一種想法、感覺,因為人們都希望不要改變,改變帶來外在的失去,外在的失去產生了恐懼,為了填補或逃避這種失去的恐懼感,人們不斷的索求物質的消費。而這種失去的恐懼感來自對於永恆不變的欲望,永恆不變的欲望來自人們思想的制約,制約來自思想所形成的環境與訊息,而這些環境與訊息來自人們幾萬年來的流傳以及週遭人事物的影響。因為人們的思想被這些外來訊息制約,產生比較、分別、評判、選擇的各種想法,這些想法的分裂產生衝突與不安,然後思想製造了永恆的欲望加以逃避,於是產生恐懼與不安全感。所以思想的分裂造成了無止境的物質欲望,而無止境的物質欲望將使得資源耗盡,生存困頓與毀滅。
所以改善經濟制度或增加經濟成長率能解決失業率上升、生活品質低落、人民痛苦增加、社會混亂犯罪,然後使生活幸福快樂嗎?這些無止境的改善能解決問題嗎?還是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移來移去的數字,物質移來移去的現象,生活依然沒有改變,心裡仍充滿了恐懼與不安,每天仍是為了生活耗盡了心力,然後追逐物質填滿空虛寂寞,短暫的消除恐懼感,而心裡沒有絲毫的喜悅或幸福?不斷的追逐物欲其實是在相互毀滅,不僅僅是作奸犯科或是戰爭掠奪的那種毀滅,不僅是物質上的相互毀滅,也是心理上的相互毀滅,是耗盡資源、破壞環境、人們互相殘害、內心衝突失衡對立的痛苦掙扎,不是嗎?
(通貨膨脹)一樣會算出更高的GDP變動,這種狀況才會導致經濟成長率越高失業率越高,這是所謂經濟成長的假象。這種假象只有在數字上產生榮景,實質上並無任何改善,所以只要價格高漲(通貨膨脹)發生,GDP上升、經濟成長率都是一種假象,而通貨膨脹的原因是為了刺激消費(GDP)不斷的增加市場上的貨幣,所以政府大量製造釋出貨幣才造成通貨膨脹。這是一個死結,一個刺激消費、增加貨幣、追求GDP成長、失業率上升、生活品質下降的死結。發消費卷、提高舉債、擴大公共建設、增加進出口貿易、、、這些提高支出的作法只是逃避經濟蕭條的麻醉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