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讓我們來討論意識和腦細胞之間的關係。它們是不是具有相同的性質?有沒有一個東西賦予它們不同的性質?
克: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就由你開始吧。
普:在傳統概念裡,“意識”這兩個字包含了超越思考及經驗範圍之外的東西。
阿:沒錯。腦子只是一群細胞的集合體。雖然細胞和細胞之間互相依靠,但是每一個腦細胞都能獨立運作。現在我們就來想一想要如何了解這些意識的集合體,也就是所有腦細胞的統合?有沒有一個統合的因子存在?腦子是否只是它的果?接著我們又要問了,哪一個在先,哪一個在後?是先有意識再有腦子?還是先有腦子才有意識?
克:我可不可以問你,你所謂的“意識”是什麼?讓我們從頭開始。什麼是意識? “覺察”又是什麼意思?譬如找眼前的這個麥克風,我先覺察它的存在,然後才想起來用“麥克風”這三個字。因此當你覺察某樣東西時,你就立刻給它一個名稱,然後好惡就產生了。因此“意識”包含了覺察、覺知、感覺、認識和接觸。
阿:我認為意識在感覺之先。在任何時刻我通過感官都只能察覺意識的一部分。我覺得意識要比感覺廣大得多。那個浩瀚的領域並不在我的覺察之內,因此我不能說每時每刻都能完全覺察我的意識。
克:那麼意識和腦細胞之間有什麼關係?
普:克說所有的覺知就是意識,似乎意味著腦細胞也是意識。如果在腦細胞之外還有意識的領域,那麼你就不能說所有的覺知就是意識了。
克:這點清楚了沒有?我曾經說過,所有的覺知就是意識。
阿:這句話和覺知者無關。這句話指的就是意識,不是你的意識或我的意識。
普:每當你假定意識之外還有什麼別的東西時,你就在假定一個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的東西。
阿:所有已知的是否都是意識的一部份?在這裡,意識是當覺知來講的。
普:克的觀點和吠檀多哲學最大不同就在“意識”這兩個字。吠檀多哲學認為意識是先於萬物存在的能量。
阿:這不可思議的創造識能稱為“柴坦亞”(chaitanya)。吠檀多哲學說這能量就是萬物的根源。佛法卻不這麼說。佛陀對於宇宙的源頭隻字不提。原因是一談論它就會落入空想,而空想和真實的修行無關,因此徒勞無益。
克:無明雖然沒有開始,但是有辦法可以結束它。不要探索無明是怎麼生起的,而應該去弄清楚結束它的方法。
阿:現在立刻出現了一個問題。
克:很好,請你提出這個論點。
阿:佛法認為:“根本沒有意識這個東西。無明沒有開始,但是無明可以斷除。不要探索無明是怎麼開始的,因為空想只會浪費時間。然而無明又如何才能斷除呢?無明就是我們的意識啊!”我們的意識就是無明,這點我們必須好好討論一下。相信吠檀多哲學的人會告訴你,你所謂的“無明”其實就是宇宙識能的本質。它不斷更新自己、不斷創生,所有的成、住、壞、空都是它的展現。我覺得一個人如果不接受佛法的觀點,不可能立刻接受你所說的“無明沒有開始,但是可以結束”。這兩種觀點是互相衝突的。
克:無明是沒有開始的。這點我們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和意識領域裡很清楚地看到。
普:如果它存在於我們的意識領域,那麼它和擁有這無明記憶的腦細胞又有什麼分別?從科學的觀點來看,腦細胞以及它們的活動是可以測量的,而意識是無法測量的,因此這兩者是不同的。
克:等一下。你的意思是,腦細胞和它們的活動是可以測量的,而意識是無法測量的。
阿: 我可不可以建議一點?當我們通過最大號的望遠鏡來看宇宙時,我們看到的是這架機器允許我們看到的範圍。如果再拿一個更大的機器,我們就有更廣的視野。而意識卻無法測量,因為沒有任何機器可以和它產生關聯。因此我們不能說意識可測量或不可測量。它根本是無法討論的。
克:沒錯。意識是無法測量的。普普剛才問的是:在意識之外還有沒有和意識無關的境界存在?
普:在腦細胞裡有沒有一個無法分割、不可思議、無法利用的境界存在?
克:阿秋吉!你了解了嗎? “不可思議境界”指的是全新的、不為人知的境界。
阿:我現在正要討論這點。我剛才所說的意識是人類所有新舊記憶的源泉。腦細胞有能力立刻認出那些由種族記憶中產生的東西,那些存在過去已知的記憶領域中的東西。
普:幾百萬年以來所累積的已知事物。
阿:即使是最早期的人類記錄,腦細胞都有能力記住。
克:等一等,請簡化一點。我們起初討論的是意識的範圍,只要在意識範圍內的都是已知事物。那麼有沒有存在於意識範圍之外,也在腦細胞之外的未知領域?如果是在已知之外的領域,有沒有辦法辨認?如果是可以辨認的就一定是在已知領域之內。是不是只有當所有可以辨認的經驗過程都停止,這個未知境界才會出現。普普的問題是:這個境界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如果是未知的,那麼它在不在腦細胞之內?如果是在腦細胞之內的就是已知的,因為腦細胞不可能容納任何新東西。腦細胞裡的東西都是傳統的、舊的東西。我想再挖得深一點。在腦細胞之外還有沒有什麼東西?我說有的。但是任何經驗和思辨的過程都是在已知領域之內,而所有企圖脫離已知的探索以及這類的腦細胞活動也都屬於已知範圍。
莫:你如何知道有一個未知領域?
克:你無法知道它。在那種境界裡,我們的心是不辨真假的。所有已知的活動都停止了。
阿:那種境界和思辨及經驗的過程有何不同?
普:兩者的性質有何不同?
克:在那種狀態裡,所有的腦細胞和有機體彷彿都死去,然後就煥然一新完全不同了。
普: 讓我用另一種不同的講法。你說當時所有的思辨過程都停止了,但那仍是一種活著的狀態,那麼在那種狀態下有沒有存在感?
克:“存在”這兩個字不太貼切。
阿:那種狀態和深睡有什麼兩樣?
克:你所謂的“深睡”是什麼意思?
阿:在深睡中思辨和記錄的活動也是停止的。
克:兩種狀態截然不同。
普:那麼在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裡,感官又處在什麼狀態呢?
克:感官暫停。
普:它們難道不運作了嗎?
克:在那種狀態,如果蒼蠅飛到我的手上,我還是會抓一抓手,但這個動作卻不影響那種狀態。
莫:是不是還是知道自己在抓手?
克:當然。讓我們慢慢討論。任何已知的活動,包括意識範圍內的經驗、需求、渴望,甚至包括渴望解脫在內全都停止了,然後截然不同的境界才會出現。前者有動機,後者沒有動機。通過動機是無法進入那種狀態的。因為所有的動機都是已知的。因此我們能不能告訴自己:“探索宇宙的源頭是徒勞無益的,我只知道如何斷除無明。無明就是意識的一部分,無明就是想要獲取更多經驗的需求。 ”當這種需求停止了,是看清楚以後自然停止的,而不是通過動機、意志力和別人的指導而停止的,那麼截然不同的境界才會出現。
莫:就算此刻你還是處於那種境界,你自己知道嗎?
克:當然知道,我照樣看得到你穿的襯衫,甚至能很清楚地看到它的顏色。五官還是照常運作,而認知的能力也相當正常。那種境界同時和這一切共存,並沒有主客的對立。
莫:知識包不包括在內?
克:不包括。我必須很仔細地表達。我知道你們想要捕捉的是什麼,我想使它盡量簡化。
阿:即使這種解脫的本身也會阻礙我們捕捉到它,因為我們立刻就落入了主客的對立。
克:阿秋吉,你到底想捕捉什麼?
阿: 我正在指出溝通所產生的困難。我認為那種境界是無法溝通的。我正試著去了解和我說話的這個人的心智狀態,他是以什麼作為根據來告訴我那個境界的?
克:那個根據就是:當所有的認知活動都停止了,所有從經驗中得到的東西和動機全都斷除時,這個人就從已知中解脫了。
莫:也就是沒有認知的純然覺性。
克:你所說的是另外一種狀態。現在只是暫時脫離那種狀態而已。
莫:你指的是暫時脫離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那麼時間這個要素呢?難道另外還有一種時間存在嗎?
克:讓我們從頭開始。腦子是在已知領域中活動的,也就是認知的活動。但是當你的腦子、你的心完全寂靜時,你並不知道自己的心處在寂靜中。如果你知道就不是真的寂靜,因為那樣就有一個觀察者在那裡對自己說“我知道”。我們所說的“寂靜”是無法以分辨心來認識的,也超越已知經驗範圍之外。現在出現一個人,他企圖通過語言來告訴你這不可思議的境界。當他一開口表達時,他就從寂靜中出來了。那種寂靜的境界其實一直在人們心中,然而只有那些徹底洞悉已知事物的人才有能力見到這種寂靜。那種境界一直都在,從來沒有離開過。處在那種境界的人仍然可以表達自己,但是卻不離那種境界。
莫:你為什麼要用“表達”這兩個字?
克:本來就是在表達啊!
莫:是誰在表達?現在還是有一個人在對我說話啊!
克: 因為腦細胞已經有了語言知識,因此現在是腦細胞在表達一切。
莫:腦子有自己的觀察者。
克:腦子本身就是觀察者,也是操作者。
莫:那種境界和你現在的狀態有何關係?
克:我先假設它們之間沒有關係。事實是這樣:腦細胞保住了那些已知的事物,當腦子完全寂靜安寧下來時,就沒有任何語言或妄念。那麼這種腦子和不可思議的境界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莫:腦子和那種境界是通過什麼力量銜接上的?你是如何辦到這點的?
克:如果我說我不知道,你會做何答覆?
莫:那麼你不是天生帶來的能力,就是別人賦予你的。
克:讓我們再從頭開始。這整個過程是意外或例外的嗎?我們要討論的重點就在此。如果這是個奇蹟,那它會不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如果它不是奇蹟,不是從天而降的,那麼我們就要問:為什麼這種事只在這個人身上發生,而不在別人身上發生?
莫:我們能做什麼?
克:我的回答是你什麼都不能做—當然並不是“一事不做”的意思。
莫:這兩種“不做”有何不同?
克:它們的不同在於:“一事不做”是雖然想達到那種境界,卻不採取行動。 “什麼都不能做”則意味著只是如實觀照每一個起心動念,而不空談理論。
莫:你是說“什麼都不能做,只是觀照而已。”
克:如果你要這麼說也可以。
莫:這就把空想體悟落實下來變成了修行。
克:你必須非常非常安詳地觀照自己,無論行、住、坐、臥都是如此。這樣你的感官就會變得很輕柔,日子過得就會很輕鬆。每分每秒都進入一個更深的境界。我有沒有回答你們的問題?
普:你沒有非常確切地回答我們。
克:讓我們換一種完全不同的說法:我們暫時稱那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為“無限的能量”,而一般人的能量卻總是處在衝突和奮力中。當衝突完全沒有了,處在那種無限能量裡就可以隨時更新自己。大部分人所知道的都是會消失的能量,而融入無限能量的情況卻鮮有人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